第三五零章 費邊主義(1 / 3)

農民軍的第一軍團和第三軍團相繼撤出戰鬥,負擔進攻新餘和分宜的何鍵第二十三師和陳銘樞的第二十六師在分別進占了新餘和分宜之後,並沒有展開追擊,而是開始鞏固戰線。隨著新餘被占領,吉水已經就在眼前,這時候停下進攻的腳步,何鍵覺得有些不明智。但楊寰宇的命令隻是讓他們給農民軍一個教訓,並沒有下達進攻吉水的作戰計劃,也沒下達繼續進攻的命令,他就隻能止步。

於都縣裏,農民軍的最高三人委員會也終於弄清楚了這次進攻的華夏國防軍的序列,以及這次與第一軍團、第三軍團還有第九軍團的正麵到底是那些敵人和兵力配置。奧托·布勞恩拿著這份剛送來的情報黑著臉不說話,秦博古則是心裏哇涼哇涼的,周翔宇則揪著頜下的大胡子不知道在想什麼。

秦博古心涼的是他看到送來的情報表明,打的林育容頻頻告急的敵人,竟然隻有區區三個團,按照情報上的說法,那不過是大約半個師的兵力。而在湘贛蘇維埃周邊,這樣的師有十六個。對陣三軍團的兵力更少,隻有兩個團。這兩個軍團可是湘贛蘇維埃最能打的軍團了啊!麵對兩麵加起來也不足一個師的敵人,居然隻有幹挨打的份。這要是敵人的十六個師從四麵八方一起攻進來?秦博古隻覺得後背涼颼颼的。

奧托·布勞恩倒沒覺得害怕,他隻是有點迷惑,自己製定的這個作戰計劃,真的就不對嗎?不,這是林育容和彭清宗兩個貪生怕死!農民軍最強的兩個軍團,沒理由在麵對加起來也不足一個師的敵人麵前,把仗打成如此被動的結果。這個時候,他選擇性的忽視了兩軍在武器裝備、訓練水平、基層軍官的素質等等這些方麵,農民軍與華夏國防軍之間的差距。即使是人員數量上的差距他也選擇性的當沒看見了。

倒是周翔宇,沒從這次戰鬥的勝負上想問題。他在想這次事件之後,政治上的後果。作為一個領導人,如果在決策的結果是失敗的時候,要是拿不出能說得過去的理由,那麼,他的領導地位就會變的搖搖欲墜了。通過他掌握的情報力量,他知道就在此刻,毛潤之正在拜訪核心領導層裏的其他人,在與他們溝通事情。至於溝通的事是什麼,這還用說嗎?肯定是這次戰鬥失利帶給農民軍的巨大損失需要有人負責。矛頭所指,更是不言而喻。

毛潤之現在確實正在和洛浦溝通中,他對這次戰鬥失利的原因,直接指向了最高三人委員會。和湘贛蘇維埃其它人在得知新餘和南豐一帶的軍事失利後的憂心忡忡不同,現在的毛潤之紅光滿麵。在毛潤之心裏,這湘贛蘇維埃是他建立的,現在卻被人喧賓奪主。這一次的軍事失利,給他帶來了意料之外的轉機,他要用好這個機會,一舉扭轉這個湘贛蘇維埃的權力被外人把持的局麵。

“這是‘左傾教條主義’做出的‘冒險主義’決定,這會直接斷送農民軍的前途。”毛潤之在他的意見最後的結論,措辭中給奧托·布勞恩扣下帽子已經足夠大,同時,也否認了之前召開的會議上,對奧托·布勞恩軍事計劃做出的支持決議。

在整個談話過程中,洛浦已經聽明白了毛潤之要表達的意思,那就是要剝奪奧托·布勞恩的軍事指揮權。在這一點上,洛浦沒有意見。因為事實已經證明,象奧托·布勞恩那樣,組織起來與華夏國防軍打這種陣地戰是行不通的。但是毛潤之最後結束時這句話,也讓洛浦感到一絲寒意,無它,這個帽子扣的有點大,有點狠。要知道“斷送農民軍的前途”這是多大的罪孽啊。這個定性,就差點要說奧托·布勞恩是敵人派來的內奸了。

如同周翔宇所料的那樣,當農民軍的領導層再次舉行會議的時候,總政治部主任王嘉祥率先發難,要求會議檢討新餘戰鬥的教訓,並要求奧托·布勞恩對這次戰鬥遭受的損失負責。這擺明了是要追究和清算奧托·布勞恩的責任,並借這個會議剝奪他的軍事指揮權。隨後,毛潤之、洛浦、朱老總、何克全、廖陳雲、劉衛黃等都附和讚同這個意見,周翔宇很清楚,他也需要表明態度。在場的除開當事人奧托·布勞恩,就剩他和秦博古兩個人還沒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