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華夏聯邦(1 / 3)

華夏國防軍的裝甲部隊的保密工作做的好,與楊寰宇把裝甲部隊長期部署在蒙古新疆一帶人跡稀少的地方有很大的關係。即便在一度成為華夏首都的武漢,承擔警備任務駐紮的裝甲師,也長期駐紮在列為軍事禁區的東湖地區。不管是華夏的百姓還是普通官員,都很少有機會一睹國防軍裝甲部隊的真麵目。在涉及國內的軍閥混戰中,裝甲部隊幾乎從未公開亮過相。幾乎所有的動用裝甲部隊的作戰,都是出於對外國勢力的戰爭中。隻有在新疆平叛和在東北對日本關東軍作戰時使用過。所以,日本軍方想要刺探關於國防軍裝甲部隊的情報非常的困難。

說起來這也算是楊寰宇無法說出口的苦衷之一了。楊寰宇擁有的基地武庫,那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曝光的,這讓他的武器來源就顯得非常的神秘,即便是象兵工署的俞大維他們也同樣感到神秘。剛開始的時候,因為楊寰宇海外歸來的海龜背景,大家都以為楊寰宇的這些先進武器都是來自於美國之類的外國。可隨著時間推移,他們慢慢的發現事實並不是這樣。國防軍使用的自動步槍、機關槍和重機槍等這些槍械的專利持有人就是楊寰宇本人。而象華夏國防軍裝備的坦克,更是眼下世界上最先進的,沒有之一。

若說這些還能算是一個軍人出於對武器的熱愛而作的業餘研究的成果的話,那華夏空軍裝備的各類型飛機就真沒法解釋了。因為俞大維他們發現,華夏空軍的各種飛機也同樣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隻是他們無法開口向楊寰宇詢問,隻能把疑惑藏在自己心裏。更多的是他們懷疑楊寰宇在海外,還有著一個秘密的研發團隊,專門做這些先進武器的研發。是以,發展到後來,所有這些涉及到秘密武器圖紙和樣品的提供,他們也都習以為常了。

等到兵工署所屬的各類秘密研究所的陸續組建,才真正為楊寰宇掩飾了這些武器的來源。掌握這些秘密研發機構的人,隻有楊寰宇心腹的幾個人和兵工署高層的幾個人,而他們恰恰以為楊寰宇的的這些資料,都來自於楊寰宇設在海外的秘密研發機構。他們搞不清楚也無法搞清楚這些機構在那裏,有多大的規模。就像沒人能搞清楚楊寰宇究竟有多少資產,有多少海外企業實體一樣。另一方麵,也確實有很多先進武器在兵工署轄下的各秘密研究所裏誕生,就像龍式坦克、複合裝甲、火箭筒之類的,根據楊寰宇提供的一些思路,研製出了不亞於基地武庫裏的產品的各類成果。

從一開始,楊寰宇就致力於打造一個華夏獨立的技術體係。他始終認為,基地的老本會有吃完的一天。華夏如果不能建立起一套獨立的技術體係的話。當有一天基地武庫裏的各種裝備不再領先於世界,那就意味著一度強大的華夏會迅速的走向衰落,這是楊寰宇一開始就要竭力避免的。對於擁有基地這個超級武庫,楊寰宇隻認可他能使華夏的各項科學技術水平不再落後於世界發達國家,讓閉關鎖國數百年的華夏,能無視這幾百年造成的華夏與西方列強們之間的技術差距,用一個相對的高起點,在今後的發展中,持續的領先於世界,為華夏的崛起打造一個堅實的基礎。而不是僅僅依靠基地武庫裏眼下領先世界的各種裝備,打造一個曇花一現的虛幻王朝。至少在眼下來看,楊寰宇做的還算成功。

整個1937年的夏天,楊寰宇都是忙碌的。但在忙碌中,楊寰宇也感到了自豪。這一世,由於他的出現,前世發生在今年夏天的“七七事變”沒有了,華夏眼下能夠沉下心致力於發展,也算是他楊寰宇對華夏有了些看得到的貢獻。在八月份,蘇俄外長莫洛托夫的代表,在行政院負責外交事務的周翔宇的陪同下,得到了楊寰宇的接見。蘇俄開始正式謀求與華夏簽署和平條約。

對於蘇俄的這一要求,楊寰宇的條件可以說提的十分苛刻。楊寰宇要求蘇俄承認高爾察克政權的合法性,並以歐亞分界線作為蘇俄與高爾察克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的分界線,認可蒙古是華夏領土,認可阿爾泰圖瓦共和國和阿穆爾庫葉共和國這兩個共和國為華夏聯邦的加盟共和國。在這裏,楊寰宇第一次在國際社會上提出了華夏聯邦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