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瘋狂的日本人(1 / 3)

無論是阮愛國、潘佩珠還是吳庭豔,其實他們都已經發覺他們掉入了華夏的陷阱。他們現在相互間的衝突,完全就是在自相殘殺。但是他們已經收不了手了,在經過一個階段的相互攻擊之後,特別是在突破底線搞了一些滅村、滅族的殺戮之後,他們相互間的仇恨已經不可調和。現在,他們唯一抱著的希望,就是但他們獲取勝利之後,華夏不會變卦,會按照發布的選舉命令中所說的那樣,會把這個國家的行政權力交給他們。

能看清這些的當然不止是他們,還有感覺痛失機會的日本。由於戰略指導思想上,把英國列入了優先目標,使得日本失去了搶先占領法屬印度支那的先手,在華夏出兵之後,日本如果還想進入法屬印度支那,那就意味著先對華夏開戰。這在日本朝野上下,是都不願意在現在選擇的。雖然朝野上下幾乎所有的人也都認定,日本與華夏之間的戰爭已經迫在眉睫。

所以,當華夏控製了法屬印度支那以後,進入緬甸的日軍就借道暹羅撤回了馬來半島。在這段時間裏,馬來半島上的日軍枕戈待旦,一夕數驚。隻是讓他們意外的是,華夏國防軍在控製住了整個法屬印度支那以後,並沒有想他們預想的那樣,進攻馬來半島上的日本軍隊。而是在控製區裏,搞起了民選的自治。而且,眼看著控製區裏烽火四起,卻無動於衷。僅僅是設置了幾條高壓線,似乎隻要不觸碰這幾條高壓線,控製區內的黨派,民族,愛怎麼搞就怎麼搞。

在經過一段時間觀察之後,日本人氣餒的發現,華夏人在控製區內搞的就是種族屠殺,準確的說,是華夏在控製區裏,縱容種族屠殺,華夏人的手上很幹淨。整個法屬印度支那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古羅馬的角鬥場,在這座角鬥場裏,各個不同的黨派,不同的民族在裏麵殺的天昏地暗。而華夏人和華僑們,則坐在場外,觀看著他們的廝殺,隻是當有人犯規的時候,才出手懲戒一下犯規者。日本人不得不承認,華夏人的這個做法,比他們在馬來半島所做的更高明。

這一發現,讓日本人既驚且喜。驚的是,華夏的做法太穩健,他們每吞下一塊肥肉,就要細嚼慢咽的先消化掉他們,然後再對下一塊肥肉下嘴。喜的是,日本眼下還有時間讓自己變強,來迎接華夏的給予的戰爭,挑戰華夏的亞洲霸主地位。但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們就勢必要奪取更多的資源。

日本的本土有的那點資源,除了人口,什麼都缺。從糧食、煤炭這種維持人生活的必須資源,到鐵礦、石油這些維係戰爭的戰略資源,日本都很貧乏。而一旦與華夏爆發戰爭,絕對不是短期內就能結束的。所以就勢必要做好打一場持續的,互拚消耗的戰爭。日本現有的資源儲備能支持嗎?答案是否定的。如何改變這種狀況,並在與華夏的戰爭爆發後戰勝華夏人,成了日本眼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擴張!依舊是擴張!這是日本人唯一的出路。飽受地震、海嘯以及來自太平洋的台風之類的海洋風暴折磨的日本人,並不認為日本本土是個好地方。不然的話,當初他們也不會有什麼滿蒙生命線的說法。出現這種說法的前提,就是日本人希望尋找到一塊更適合居住的土地。當然,象美國的阿拉斯加州那樣的冰天雪地就免了。

不過,現在,亞洲大陸上,華夏崛起了,不再是當年的那個東亞病夫。往北的俄羅斯聯邦又是華夏一手扶植起來的,打他的主意,同樣會引起華夏的強烈反彈。也正是因為如此,日本才不得不把眼光投向東南亞。可現在華夏人的魔爪也同樣伸向了東南亞。那麼,還能往那裏發展呢?

離得並不算遠的加拿大?打下加拿大,並不算難,難的是,邊上的美國顯然不會坐視!以現在的日本的實力,去招惹美國,這也不是個好主意。盡管美國現在僅僅隻有二十萬的陸軍,以及十幾萬的海軍,看似實力不強,但美國強大的工業能力,使得美國隻要願意,他就能憑借著強大的工業能力,迅速的武裝起來。而且,美國人民間對槍支武器都是開放的,幾乎所有的美國的成年人,對武器的使用都不陌生。這些人隻要稍加訓練,就能成為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除非,日本能夠在一年之內,快速擊敗他們。隻是,這個難度大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