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聯邦與德國間的會談,最被挑動緊張神經的,當然是蘇俄。蘇俄雖然與華夏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可他與俄羅斯聯邦之間的關係依然是敵對的。他們兩者之間,是不可能有緩和關係的可能的。不管是蘇俄還是俄羅斯聯邦,都是要將對方置之死地而後快,雙方目前雖然處於停火狀態,但雙方心裏都明白,他們之間的戰爭隨時都可能再次爆發。
眼下的停火,在俄羅斯聯邦來說,一是華夏不支持他們的急速擴張。用楊寰宇的話來說,飯要一口一口吃,吃到嘴裏的要及時消化,不然就會被噎到。第二是俄羅斯聯邦也確實後繼乏力,畢竟現在看著控製區龐大,但這些地方本來就人口稀少。俄國的人口密集區,畢竟都在他們的歐洲部分,而人口數量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絕對是毋容諱言的。現在,至少有一個問題是高爾察克無法解決的,那就是與蘇俄作戰所需的足夠的兵員。第三個問題,則是高爾察克的健康狀況。也許是當年率隊東遷時,西伯利亞的冰天雪地帶給他的傷病,盡管有楊寰宇派來的醫生對他悉心診治,但畢竟傷了元氣,這些年來,他的健康狀態時好時壞。現在的俄羅斯聯邦有他在,在他的威望壓製下,自然沒有問題,可他要是死了呢?有華夏支持的圖哈切夫斯基這些年雖然在軍中樹立起了絕對的權威,可在俄羅斯聯邦,他的威望還不足以服眾。如果在與蘇俄作戰時,高爾察克逝去,很難說現在團結在一起的俄羅斯聯邦會不會分崩離析。
與楊寰宇打了不少年交道的高爾察克自然很清楚楊寰宇的心思,在他之後,華夏屬意的俄羅斯聯邦的領導者當然是圖哈切夫斯基。這一點,從圖哈切夫斯基以華夏國防軍副參謀長的身份回到俄羅斯聯邦擔任總參謀長時,他就明白。在開始的時候,高爾察克對圖哈切夫斯基也是懷有戒心的,華夏派他來掌握俄羅斯聯邦的軍隊,出於什麼目的?是不是要借他來吞並整個俄羅斯?
可這些年過去,高爾察克放心了,事實證明,華夏並沒有吞並整個俄羅斯的野心。這從俄羅斯聯邦從無到有逐漸壯大,從龜縮在華夏的蒙古境內,國無寸土,到現在幾乎控製了俄羅斯在亞洲部分的大部分領土。華夏隻是提出了將阿爾泰圖瓦共和國和阿穆爾庫葉共和國兩個加盟共和國並入華夏,這個要求很正當也很合理,雖然這兩個加盟共和國的國土比以前沙皇俄國奪取的華夏領土麵積要大,但也基本上沒有違背他與楊寰宇之間達成的協議:華夏幫助他複國,他在複國後,將沙俄時期占領的華夏領土歸還華夏。
到了這個時候,在高爾察克的心裏才真正認可了將圖哈切夫斯基作為自己的接班人。因為從俄羅斯聯邦的利益來說,一個華夏認可的領導人來領導俄羅斯聯邦,有助於俄羅斯聯邦今後的發展。因為在與蘇俄間的戰爭中,俄羅斯聯邦離不開華夏的支持。就象之前的戰爭,若沒有華夏誌願軍五個集團軍的兵力支持,俄羅斯聯邦靠自己,是不可能打到烏拉爾山口的亞歐分界線一帶的。
現在,蘇俄與德國之間爆發戰爭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高爾察克可不想在蘇俄被德國打倒之後,他再與德國發生一場大戰,到德國人扶持起來的一個個政府手裏再去把原本就屬於俄羅斯的領土奪回來。因為他相信,德國人也會象華夏一樣,扶持起一個個的親德國的政權,那個時候,象烏克蘭,白俄羅斯之類的,肯定會紛紛成立他們獨立的一個個國家。而德國,出於不願意再看到一個聯合起來的強大的俄羅斯,一定會支持這些民族成為一個個獨立的小國家。
所以,當楊寰宇派人與高爾察克溝通,要求他派人與德國進行談判,與德國聯手進攻蘇俄時,高爾察克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俄羅斯聯邦與華夏高調的簽署戰略同盟條約,隻是出於對俄羅斯聯邦的一種保護,也就是說,在這次世界大戰中,不管俄羅斯聯邦做了什麼,若有那個國家向俄羅斯聯邦發起進攻,華夏都不會坐視。兩個國家之間,簽署這樣的條約其實是很危險的,萬一其中一個坐下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另一個國家也會跟著受累。不過,俄羅斯聯邦的軍權掌握在圖哈切夫斯基手上,楊寰宇對他還算是比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