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整個反法西斯聯盟的情況來看,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荷蘭、比利時、瑞典等這些歐美國家,毫無例外的都損兵失地。而且,現在除了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其餘國家基本上都連本土都全丟了。隻有兩個國家在目前的世界大戰中是有收獲的,那就是蘇俄和華夏。
蘇俄在世界大戰前期,與德國合作,得到了愛沙尼亞、拉托維亞、立陶宛的全部和波蘭、芬蘭、羅馬尼亞的部分國土。華夏則控製了法屬印度支那和原法國控製下的敘利亞、黎巴嫩和土耳其。隻是從目前情況看,蘇俄得到的這些國土,也即將麵臨著失去的危險而已。
還有一點讓人抓狂的是,蘇俄和華夏這兩個得到好處的反法西斯聯盟成員,也是到目前為止,這個聯盟中僅有的兩個沒有對德國、意大利、日本為首的同盟國宣戰的國家。雖然加入了反法西斯聯盟,卻還和同盟國保持著和平的關係。使得這兩個國家成為反法西斯聯盟中的另類。
從華夏代表團抵達美國後的表現來看,似乎還要繼續把這個另類的角色扮演下去,這讓這些已經在這次世界大戰裏蒙受了巨大損失的國家的心裏如何能平衡呢?我們付出巨大的代價在與同盟國浴血奮戰,而你們在後麵撿取勝利果實撈好處,坐享漁人之利?
所以,這些前來參加這次參謀長會議的國家們,很快就形成了默契,要努力促使蘇俄和華夏,特別是華夏,也加入到這場戰爭中來。當然,話說的都很漂亮,作為反法西斯同盟的成員,都應該盡到同盟的義務,為打敗這些法西斯國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作為同盟的一員,要一致向同盟國宣戰。
這個提議首先就遭到了蘇俄總參謀長沙波什尼科夫大將的反對。這倒不是華夏不反對,而是華夏代表團正在吳佩孚的帶領下,正在美國旅遊,還不知道這些參謀長們的謀劃。沙波什尼科夫的反對理由也很充分,現在蘇俄與德國的國土處於實際接壤的狀況,如果宣戰,勢必雙方之間馬上就會爆發戰爭。但眼下,蘇俄並沒有做好戰爭準備,蘇俄還大量缺少用於生產槍炮、坦克、飛機的機器設備和各種物資。如果現在就與德國爆發戰爭的話,蘇俄很快就會被德國擊敗。為了蘇俄早日投入戰爭,蘇俄需要你們向我們提供援助。援助包括機器設備,各種材料物資、糧食等,不然的話,蘇俄要是這麼做,這無疑是自殺。
蘇俄的理由強大而且合理,看看你們,阿,自己什麼都沒準備好,就倉促向同盟國宣戰,結果呢?法國戰敗退出了,自由法國依靠法國在海外殖民地殘存的武裝在反法西斯聯盟裏伸了條腿而已。英國現在本土也丟了,不得不把王室和政府都撤到加拿大,托庇在美國的羽翼之下苟延殘喘。即便是美國,在太平洋上也被一個小小的日本打得沒有還手之力。如果能準備好了再開打,會是這樣的結果嗎?德國表現出他的野心,可不是一天二天了。現在,有什麼理由要蘇俄也要在沒準備好的情況下,跟著大家陪綁呢?
麵對蘇俄的反對和質疑,作為東道主的美國隻能出來打圓場。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歇爾表示,這個問題,容後再議!各個反法西斯聯盟的成員國們有這個提議,心情是可以理解的,都是為了盡早打敗法西斯國家麼。嗯,我們召集這次會議,主要是要討論在各個戰場上,我們這個聯盟需要一個一致的聲音。換句話說,需要一個領導者來領導大家,實現我們反法西斯聯盟戰勝法西斯的目標。美國終於掀開了他召集這次參謀長會議想要達到的目的:美國,要成為反法西斯聯盟的領導者。
對於這一點,蘇俄沒有反對,也沒有表示同意,而是沉默。英國、自由法國為首的歐洲國家,當然毫不意外的表示讚成。能不讚成嗎?現在的美國,是他們唯一的希望。蘇俄的沉默,美國也知道是為什麼,想要蘇俄同意,無非是美國能向蘇俄提供多少援助的問題。現在唯一的障礙,就是華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