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木錯還是西藏重要的宗教活動聖地之一。有“上岡底斯為勝樂金剛之身所在地,中納木錯是勝樂金剛之語所在地,下紮日為勝樂金剛之意所在地”的說法。相傳,在其它地方修行100年才能成佛的話,在納木錯修行,彈指間即可修成之傳說。
從攝影角度來說,納木錯是三大聖湖中景色最美,最容易出好片的地方。中國西藏自治區最大的內陸湖,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鹹水湖。蒙語和滿語稱“騰格裏諾爾”,藏語納木湖意為天湖。納木錯又稱納木湖、納木措湖位於中國的青藏高原。在曆史文獻上記載,此湖像藍天降到地麵,故稱“天湖”;而湖濱牧民說因湖麵海拔很高如同位於空中,故稱“天湖”。藏語中,"措"是"湖"的意思。當地藏族人民叫它"騰格裏海",意思是"天湖"。信徒們尊其為四大威猛湖之一,傳為密宗本尊勝樂金剛的道場,是藏傳佛教的著名聖地。納木錯位於西藏拉薩市當雄縣和那曲地區班戈縣之間。納木措湖水靠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後補給,沿湖有不少大小溪流注入,湖水清澈透明,湖麵呈天藍色,水天相融,渾然一體,閑遊湖畔,似有身臨仙境之感。納木措的東南部是直插雲霄,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側倚偎著和緩連綿的高原丘陵,廣闊的草原繞湖四周,天湖象一麵巨大寶鏡,鑲嵌在藏北的草原上。湛蘭的天、碧藍色的湖、白雪、綠草、牧民的牛毛帳篷及五顏六色的山花,交相輝映,組成一幅大自然美麗、動人的畫麵,身臨其境,無不感到心曠神怡。納木措的形狀像靜臥的金剛度母,湖的南麵有烏龜梁、孔雀梁等18道梁,湖的北麵有黃鴨島、鵬鳥島等18個島,湖的四麵建有4座寺廟,即東有紮西多波切寺,南有古爾瓊白瑪寺,西有多加寺,北有恰妥寺,象征著佛教上所說的慍、怒、權、勢。這些寺廟的牆壁上有許多自然形成的佛像,據傳納木措是帝釋之女,念青唐拉之母,被善男信女視為必去的神聖之地,從古到今香客不斷。湖中五個島嶼兀立於萬頃碧波之中,佛教徒們傳說他們是五方佛的化身,凡去神湖朝佛敬香者,莫不虔誠頂禮膜拜,其中最大的是良多島麵積為1.2平方公裏。此外還有五個半島從不同的方位凸入水域,其中紮西半島居五個半島之冠。島上紛雜林立著無數石柱和奇異的石峰,有的壯如象鼻,有的酷似人形,有的似鬆柏,千姿百態,惟妙惟肖。島上還分布著許多幽靜的岩洞,有的洞口呈圓形而洞淺短,有的溶洞狹長似地道,有的岩洞上麵塌陷形成自然的天窗,有的洞裏布滿了瘤鍾乳石。島上到處怪石嶙峋,峰林遍布,峰林之間還有自然連接的石橋,島上地貌奇異多彩,巧奪天工,實屬奇觀。清晨,周圍群山若隱若現,太陽從東方升起,雲從空氣中消散,清風微拂著麵孔,浩瀚無際的湖麵蕩起漣漪,真似慈祥的仙女,手揮素巾注視頭著來人,這時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格外清晰,牧場一片淺綠,山體紅黑間雜,峰頂白雪皚皚,主峰如一個威武戰士守護著納木湖。高原氣候瞬息萬變,時而狂風大作,時麵烏雲蓋天,風雪過後,湖麵依然波光粼粼。傍晚,湖水被夕陽的餘渾照得霞光閃爍,真是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