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艾歐尼亞(1 / 2)

艾歐尼亞是一座花園和神廟之城,有許多宗教中心和學校。自然保護區和天然公園隨處可見。平靜之美遍布整個城邦,港口和工業區也不例外。

這裏的建築修建之時會盡量從保護環境的角度出發,在這裏,禁止樹木濫伐,違背者將會被政府處以極高的罰款。雖然組成該城邦的人口大多數是人類,但也有少部分例外。野外的叢林之中生活著不少“外來生物”,他們擁有著和艾歐尼亞人同樣平等的權利和生命價值。

艾歐尼亞的建築多數都以大理石堆砌而成,木材在多數時候被禁止使用用來修建房屋,因為對樹木和森林過度的保護,艾歐尼亞更多的成為了瓦羅蘭大陸的一處最美的風景區。

雖然艾歐尼亞本身並不在瓦羅蘭大陸上,但城邦之間的友好交流和貿易已經將艾歐尼亞毫無置疑地接納入瓦羅蘭大陸的懷抱。

艾歐尼亞的眾多宗教中心和學校,其多數廟宇和寺院紛紛坐落在深山高處,艾歐尼亞人在無盡的原始生態之中追尋生命的真諦,飛鴻雪泥,人生長短。人生於何處,又該歸往何地?生命的真諦到底是什麼?

這天,從某個道場山門外走進一個雲遊的高僧,持林間折來的樹枝為手杖,枝椏殘缺處掛一個破舊的手袋,僧衣一身灰塵,花白的胡子,臉色卻十分紅潤,眉目有光,美眉下一雙眼睛散出光芒。老僧向道場的掌教鞠了一躬,嘴裏念道:“阿彌陀佛。”

該道場坐落於艾歐尼亞東部城鎮的深山之中,其外景枝茂葉繁,綠樹成***場如蓬萊仙境,走到山門之下才可發現此處人間聖跡。

道場的山下幾座村落,人口密集,集市繁華,鼎沸熱鬧,人來人往,車水不絕。曾經有許多慕名而來拜師學藝的學徒來到道場之中,亦有雲遊四方的僧人來道場請道。雖然佛、道教旨不同,但在艾歐尼亞,兩者並不“兵戎相見”反而會經常互有論道的情況。

道場的掌教也雙手合拱,作了一個揖,做了一個請的動作。老僧兩旁跟隨道場的兩個道童在旁引路,掌教走在前麵,麵帶微笑。

道童將老僧迎往客廳。客廳之前,一個藍衣男子佇立在深色的樹蔭下,他身著淡藍色的白紗衣,袖口的衣料上有被刀劃破的痕跡,用粗糙的針線縫好。雅致的玉顏上常畫著清淡的梅花妝,濃眉下一雙黑色的眼睛,靜靜地盯著樹蔭下不遠的地方,似乎在思考著什麼。原本清麗的臉上雖還是孩童,卻褪去了那稚嫩的青澀。一雙劍眉似和手中的劍合而為一。

老僧不禁看的呆了,停在了原地。向道場的掌教鞠了一躬問道:“敢問掌教,此人是何許人也?竟然生的如此別致。”

掌教微微一笑,說道:“哦?高僧說的可是不遠處的藍衣弟子嗎?”

“正是。”老僧又鞠了一躬。

“長老見笑,那是本道場的二弟子,如今在樹下修習劍法。”

“修習劍法?”老僧笑道,“卻不見有任何的動作。如何修得?”

掌教一笑,轉回身來,說道:“佛家素來講究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老僧雙十合十,嘴裏念了一句“阿彌陀佛”,說道:“沒想到掌教對佛道也如此有心得研究。老衲實在慚愧。”

“天地本就一體,吾者生於天,長於地,天地一家,佛道也本是一家而已,佛、道本就不應該有如此隔閡,隻是世人愚昧而已。”掌教笑了笑,說道。

老僧點點頭,轉而跟著道童繼續往客廳走去。

一陣微風從地下席卷而過,地麵的落葉被風扶起,晃晃悠悠地飄落在空氣中。藍衣男子忽然從地上躍起,從腰間精美的刀鞘之中抽出長劍,出劍的速度很快,快到足以讓人無法看清,他的身形在空氣中一掠而過。宛如一道閃光在雷雨的夜空中劃過。

男子藍衣黑發,衣和發都飄飄逸逸,不紮不束,微微飄拂,襯著懸在半空中的身影,直似神明降世。他的肌膚上隱隱有光澤流動,眼睛裏閃動著一千種琉璃的光芒。容貌如畫,目光如炬,這種容貌,這種風儀,已然超出凡塵。

風靜之時,男子一個雀步從空中緩緩落下,再看空氣中的被吹起的落葉,已然在天空中沒有了蹤影。老僧再次駐足,被眼前的一切震驚。掌教看到老僧臉上錯愕的神色,笑了笑,從遠處叫了一聲:“亞索吾徒,快來拜過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