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憲傑(1916-),字厚熙,曾昭平長子。湖南私立雅禮中學高中部畢業,湖北華中大學畢業,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雲南分校畢業,著名國畫家,解放前夕定居香港。夫人李氏(1920-),湖南雙峰縣人,生有二子一女。
曾憲根(1918-),字厚培,曾昭平次子。湖南私立明德中學初中畢業、嶽雲中學高中畢業、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廣西分校畢業。夫人徐氏(1922-),安徽人,湖南含光女子中學畢業,字厚勳,曾昭平第三子,字孟威,曾昭義長子,曾昭祁長子,湖南私立明德中學初中部畢業,曾昭祁第三子。曾憲橫,曾昭都元配夫人張氏所生長女,嫁江蘇人遊連福。
曾憲榕,曾昭都元配夫人張氏所生次女。
曾憲楣,曾昭六元配夫人黃氏所生長女,嫁湖南長沙人彭自強。
曾憲栩(1931曾憲)(1943曾憲楠)(1926-曾憲柴)
曾昭六繼室淩氏所生,上海慈航產科學校畢業,嫁湖南湘陰人曾昭南元配夫人童氏所生,長沙縣立師範學校畢業,嫁湖南長曾憲棠,曾昭傑元配夫人劉氏所生次女,嫁湖南寧鄉縣人洪炳錡。
曾憲楷(1908-1985年),曾昭和元配夫人李氏所生長女,國立湖南大學文科學士,燕京大學文科碩士。新中國成立後,長期在中國人民大學任教,產任該校曆史研究所教授兼副所長,終身未婚,在文史研究方麵有專長。
曾憲植(1910-1989年),曾昭和元配夫人李氏所生次女,1917年考入長沙古稻田師範學校,1927年春走上革命道路,次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受黨的派遣赴上海地下黨留守機關,並就讀於華南大學。1937年與葉劍英結婚,先後在長沙、漢口、桂林、重慶等地從事地下工作,1947年隨中央機關撤出延安,轉移到晉察冀根據地,投身土地改革運動。新中國成立後曆任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黨組副書記、全國婦聯副主席等職,並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三屆、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及第四屆、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
曾憲榛(1921-?年),曾昭和元配夫人李氏所生第三女,湖南大學理科學士畢業,嫁湖南長沙人戴新傑。
曾憲梔,曾昭平元配夫人唐氏所生長女,長沙藝芳女校畢業。
曾憲柯,曾昭平元配夫人唐氏所生次女,嫁嶽陽人梅林。
曾憲棣,曾昭平元配夫人唐氏所生第三女,湘鄉縣立女子師範學校畢業。
曾憲蘇,曾昭平元配夫人唐氏所生第四女,湘鄉縣立女子師範學校畢業,嫁湖南新化縣人陳顯仁。
四曾國葆後世傳人錄要
曾紀渠(1848-1897年),字壽人,號修源,又號靜臣,曾國葆撫子,曾國潢次子。清二品蔭生入國子監學習,以知縣注冊候選,特賞直隸州知州督辦團練,保知府銜賞戴花翎,選授廣東連州直隸州知州,署南雄州知州兼署韶州府知府,授羅定直隸州知州,調署潮州府知府署肇慶府知府。簡授廣東惠潮嘉兵備道,奉旨記名出使大臣,誥授中憲大夫,累贈光祿大夫。他的嶽父朱堯階曾是曾國葆等人的老師。他的元配夫人朱氏是朱堯階的次女(1846-1886年),生有一子一女(殤)曰側室彭氏(1860-1932年),湖南雙峰縣人,生有三子四女;側室胡氏(1867-1945年),湖南邵陽人,生有五個兒子(第二、第四子殤)兩個女兒(均殤)曰側室王氏(1876-1937年),江蘇蘇州人;側室朱氏(1875-?年),湖南雙峰縣人,生有一子。
曾廣敷(1866-1911年),字忍盒,號俊師,曾紀渠長子。清縣學附生加藍花翎同知銜,補缺後以直隸州用,湖北補用知縣,曆署嘉魚、保康、棗陽等縣知縣,過班知府加三品銜仍留原省補用,署理湖北沙市商埠審判廳廳長,誥授通議大夫。元配夫人陳氏(1866-1936年),湖南雙峰縣人,生有兩個兒子(長殤)一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