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是至善至純至高人性的結晶。它不是與生俱來,而是需要後天的學習和培養,父母一定要從小開始培養女孩的美德,美德是代表我們價值永遠的商標。
密碼17 培養女孩助人為樂的美德
華羅庚說:“人家幫我,永誌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上。”女孩子大多很敏銳,父母隻需要引導她們,並讓她們能夠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感受到快樂,她們自然就會把助人為樂的精神發揚下去。
在美國的一個小鎮上。有一個夜晚,刮著北風,透著刺骨的寒冷,一對老夫妻步履蹣跚地走在街上。由於夜深了,天氣寒冷,很多旅館不是人已經滿了,就是早早關了門。這對夫妻,又冷又餓,希望盡快找到住處。
當他們來到路邊一間簡陋的旅店,店裏的小夥計充滿歉意地說:“店裏客人都滿了。”
“我們找了好多家旅店,這樣糟糕的天氣,我們該怎麼辦呢?”屋外,呼呼刮著寒風,眼看就要飄起雪花了,讓這對夫妻非常發愁。
店裏的小夥計不忍心讓這兩位老人再繼續受凍,他說:“如果你們不計較的話,今晚就住在我的床位上吧,我自己在店堂裏打個地鋪吧。”
小夥計見他們饑寒交迫,又給他們端來熱水和熱乎乎的飯菜,為老夫妻鋪好了床,老年夫妻非常感激。第二天的時候,付了雙倍的客房費,小夥計堅決不要。他說:“我僅僅做了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你們這麼大年紀的人在風雪中,任何人都於心不忍。”
臨走時,老夫妻拍著小夥子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小夥子,隻有像你這樣的品質,這樣經營旅店的人,才有資格做一家五星級酒店的總經理。”
“那樣太好拉,嗬嗬。”小夥計並沒有在意,“起碼總經理的收入可以更好的養活我的媽媽啦。”他隨口應和道,哈哈一笑。
沒想到,兩年後的一天,小夥子收到一封來紐約的信件,信中夾有一張往返紐約的雙程機票,並邀請他去拜訪一對老夫妻,就是當年睡他床位的那兩位老人。
小夥子來到大都市紐約,老年夫妻把小夥子領到最繁華的街市,指著那兒的一幢摩天大樓說:“這是一座專門為你興建的五星級賓館,現在我正式邀請你來當總經理。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年輕的小夥子因為一次舉手之勞的助人行為,美夢成真。小夥子不僅得到了好的職位,而且得到了別人的信任。小夥子是幸運的,但是他的幸運不是上帝賦予的,是來自他助人為樂的高貴品質。
助人為樂,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幾千年來,人們都在堅持宣揚這個教育話題,然而,近年來,由於生活節奏加快,競爭越來越激烈,人際關係越來越冷漠,助人為樂,似乎已經被許多父母忽視了,特別是對於女孩子,很多家長認為女孩子奉獻太多很吃虧,因此,忽略了助人的教育。那麼,父母該如何教育女孩幫助別人呢?
首先,父母,首先要學會助人,孩子才能感同身受,也才能學會助人。父母要做好表率!這是所有教育的基本規則之一。世界五彩繽紛,人間豐富多彩,都需要有愛心能幫助人的人去發現,去欣賞,去領悟。孩子助人行為的培養,關鍵時期在童年,前且在點點滴滴之間。女孩子非常容易被愛心所感染,在父母的積極引導下,如果她知道別人需要幫助的話,她會盡自己的所能來做這件事。
其次,要讓孩子懂得:一個人為什麼要去關心、幫助別人。任何人都不是萬能的,她總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父母要告訴孩子,如果她渴望得到別人的幫助,那麼首先就要學會幫助別人。
再次,要讓孩子從幫助別人的行動中感受到樂趣!女孩子畢竟很感性化,如果她在幫助別人時,收獲的是冷漠,是父母的反對、駁斥,那麼她們就很難對助人行為有認同。
六月的天像一張娃娃的臉,剛才還是萬裏無雲,但現在卻在草原上下起了連草的影子也看不見的傾盆大雨,大家拚命往家裏跑:小猴跳上了一棵聳立在“湖”中的梧桐樹;小山羊的腳在“湖底”像運動員起跑似的踢踢泥土,在“湖”中飛快的朝羊村跑去;平時慢條斯理的小熊也挺著胸朝樹林的樹洞飛奔過去。
這時,小白兔也跑在回家的路上,它在“湖”中隻露出了紅眼睛,長耳朵艱苦地跳著。小白兔的家在河對岸,但現在連河中荷花的影子也看不見。這時它碰上了正在趁著大雨在進行“陸地旅行”的小烏龜。
小白兔對小烏龜問道:“這裏與河還有多長距離啊?我的家在河對岸呢!”“不遠了。”小烏龜說,“你坐在我身上,我送你到河對岸,好嗎?”“好!”小白兔說。隻見小白兔跳了一下,就上去了。小烏龜改變了“龜速”,加大馬力,拚命地朝河對岸遊去。過了一會兒,到了河,小烏龜看見了亭亭玉立的荷葉,便向荷葉遊去,它遊到荷葉附近,咬斷葉柄,交給小白兔,說:“收下吧,這是我的一片心意!”小白兔收下了荷葉,這時,到岸了,小白兔跳下“車”,撐著“荷葉傘”走向“兔屋”。
回到家,小白兔的媽媽問:“你怎麼沒淋到?”小白兔說:“這多虧了小烏龜,是它把我送回家的。”不久,這事傳到“森林市長”的耳朵裏,便在森林裏表揚小烏龜,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從此,小烏龜走到哪都受到尊重和愛戴。
教育孩子學會助人,並不一定非要枯燥的說教,可以結合有趣的故事,故事之中明道理。對絕大多數孩子來說,他們從小就喜歡看動畫片,喜歡聽童話故事。故事中許多事物被擬人化,都具有了人的情感,會笑,會說,會唱,會跳,在這些故事中,他們是那麼可愛。女孩子都想成為最可愛的人,因此,她們會下意識地學習這些人物,父母可以借助於有意義的故事,來讓孩子學會助人。
密碼18 讓孩子富有同情心
卡耐基說:“你明天要遇見的人,有四分之三為了同情而饑渴。給他們同情,他們就喜歡你。如果你擁有某種權力,那不算什麼;如果你擁有一顆富於同情的,那你就會獲得許多權力所無法獲得的人心。”同情心是一種重要的道德情感。所謂同情心,是指一種能在了解、體諒他人情感的基礎上產生共鳴且發生移情作用的情感。同情心往往發軔於對弱勢群體的關照,這是愛心的一個重要方麵,可以說,沒有同情心也就沒有愛心。從一定程度說,同情心是愛心發生的基礎。一個對身邊的事缺乏同情的人,他就不可能將自己的情感與他人的需要聯係起來,既然不能理解別人的需要,就更不可能產生幫助他人的行為。
心理學研究表明,同情心自人出生時就開始慢慢地形成,嬰兒在聽到其他嬰兒啼哭時就會難過,甚至也會跟著哭起來,這是人類同情心早期的表現,而且應該說這是多數人開始就具有的一種本能,但個體差異很大,後天的環境對此影響更大。也就是說,如果不注意保護和培養的話,早期的這種本能也可能出現丟失或存在走向反麵的危險。父母對孩子同情心的培養具有重大的作用。
一般來說,孩子到了3歲半以後,他們已經能夠區分自己與別人的痛苦,開始嚐試有效地安慰別人。如當遇到小夥伴不高興時,他們就可能將自己的玩具拿出來哄小朋友,或者幫他擦幹眼淚等等,看到路邊有人乞討時,也會產生憐憫,並能施舍,同情心就開始演化為一種道德行為。如果這種情感和行為沒有得到應有的強化或者反而受到指責,孩子的這種情感就會慢慢地發生退化,變得無情,對於身邊的苦難熟視無睹、漠不關心。
由於早期孩子的生活世界主要是與父母在一起的,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情感和道德品質的養成發生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父母對他人的同情心會不知不覺地遷移到孩子的身上,並內化為孩子的道德行為。如果父母本身缺乏同情心,自然會對身邊的事件表現為一種漠視的態度,這就必然對孩子產生消極的影響,以致孩子也對此淡漠。特別是,當孩子對苦難表示同情的時候,不僅得不到父母的支持,還受到指責,這種行為就更壞。如孩子見到受傷的小鳥將之帶回家,卻遭至父母的訓斥;或者給乞討者錢物時受到父母的白眼等都會挫傷孩子的情感,並且很可能滋生出不良的負麵情感。
同情心的培養是相互的。小孩子也會將心比心,體會別人的感受與反應。中國的父母對孩子受到的苦難往往同情較多,而對自己的苦難往往不願讓孩子知道。父母生病時對孩子總是咬緊牙關說沒事,這樣做或許對鍛煉、培養孩子忍受痛苦的能力有一定的作用,但事實上卻讓子女失去了一種體驗父母痛苦的機會,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機會。父母的快樂要與孩子一起分享,同樣也應讓孩子分享自己的痛苦。
概括而言,培養孩子的同情心,以下幾方麵是值得注意的。
1、以同情育同情。同情心的培養離不開同情心的支持,隻有具有同情心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具有同情心的孩子。父母對身邊弱勢群體的關愛和同情直接會成為孩子同情心養成的榜樣,這種榜樣能不斷地強化孩子的同情意識,促進孩子道德品質的發展。
2、注重體驗。同情心的形成是離不開具體事件的,隻有讓孩子在具體的情境中去體驗,才能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同情。同情心決不是書本上的知識,它永遠與具體的情境體驗聯係在一起。所以,父母要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就必須認識到身邊發生的苦難事件的積極意義,要能讓孩子一起體驗到苦難的存在,然後再付之以必要的支持。
3、注重強化。孩子具有同情心是一種本能,但這種本能如果得不到保護就可能衰退或喪失。所以對於孩子表現出的同情心和同情行為父母要給以積極的肯定,甚至予以獎勵。讓孩子在肯定和鼓勵中獲得同情心的進一步發展,並由此發展道德行為和品質。
密碼19 讓女孩保持善良的本性
有一種美麗,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需要我們用心來感受,這種美麗就是善良;有一種氣質,是至尊的,高貴的,它需要我們用心來品位,這種氣質源自於善良。
善良,不是容顏的閉月羞花,不是舉止的溫文爾雅,不是財富的腰纏萬貫;更不是權勢的叱吒風雲。善良,是黑暗淒冷中的如豆星火,是幹涸枯竭時的點滴甘露,是迷惘徘徊時的一句點化,是沉迷無助時的一把攙扶。真正的善良是來自心靈深處的真誠的同情與憐惜,無私的關愛與祝福。真正的善良,無須剪紅刻翠,無須粉黛雕飾,它本身就是人們內心最原始的一種純樸的純潔的感情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