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著兩個小髻的腦袋跟著抱著趙君顧的小胳膊兒搖呀搖,私塾裏其他幾個鄉裏的孩子看到這場景便起哄道:“君哥哥你高不高興呀,你高不高興呀……”
趙君顧惡狠狠的小眼神掃了掃那些跟著起哄的小孩,有些惱羞成怒的甩開如意的一雙小爪子,吼道:“你這個小跟屁蟲來幹嘛?”如意不明所以地小嘴兒一撅,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趙君顧:“君哥哥……”
趙君顧無語扶額,每次小跟屁蟲做出這幅模樣,大家便以為是他欺負了她一般,娘親就會開始教訓自己要多多照顧如意、對如意好一點雲雲。趙君顧隻好又換上了一副皮笑肉不笑的笑臉:“好啦,我知道了。”
錢如意看趙君顧笑了,自己也變得笑靨如花,一對小爪子繼續搖著趙君顧的胳膊道:“好哦。”
趙君顧看著粉雕玉琢的如意,隻覺得小跟屁越發難纏。
年齡漸長,如意也不像小時候那般總纏著趙君顧玩,但還是隔三岔五往趙家跑,這種場景結束在趙君顧十八歲的時候。在私塾混了七八載之後,豆蔻年華的小如意便跟著爹爹錢錦程走南闖北,販賣絲綢,古語說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錢如意跟著錢錦程從蜀地東去一趟江南,走的那天十三歲的如意三步一轉身,五步一回頭的對趙君顧說,君哥哥你要想我啊,你要想我哦。這一走便是兩年,倒真有些樂不思蜀。
如意離開的兩年裏,趙君顧隻覺得天地都廣闊了,雖然剛開始還很懷念如意跟在自己身後的時光,但是沒了如意的打擾趙君顧覺得自己真是無事一身輕,故而開始專心治學,為將來的科考做準備。
當趙君顧已長成一個二十歲的翩翩美少年的時候,如意也已出落成了活潑明媚的美少女。打江南回到蜀地劍閣,如意已是十五歲的亭亭少女,到了及笄的年紀,以前隨意紮起的滿頭青絲,被玉娘用笄簪挽成了好看的模樣,靜靜的往那一站,當真有幾分“錢家有女初長成,天生麗質難自棄”的味道。但是,如意這柔弱少女隻是表象,實則內心因為跟著父親經商的緣故已然成長的十分剽悍。如意雖是去了江南兩載,這性子倒半分沒有學得江南女子的婉約柔弱之態,反而因為作為商賈之女需要與各色人等周旋,頗具幾分巾幗豪氣。
如意想,畢竟大家是有著這麼多年青梅竹馬情誼的,想著他也是應該的。因心中惦記趙君顧,從蘇州一回到劍閣向趙家的管事一作打聽,便飛奔到孫老夫子的私塾。
如意的性子活潑調皮,從前沒少給孫老夫子找氣受,但是如意這察言觀色見風使舵的本事可能是打娘胎裏帶出來的,每每見孫老夫子瀕臨爆發之際,就立馬變作乖寶寶。孫老夫子一口氣悶在心口像是打在一團棉花上找不到發泄口,煞是無奈。孫老夫子也不是呆板無趣之人,時間一久,也就懶得管如意自己找氣受了,順便換個角度欣賞如意那份本真,沒事還和家裏人說道說道如意圖個樂子。
再說這如意帶著自己精心挑選的禮物奔向孫府,她想第一時間將自己挑了好久的簪子送給趙君顧。雖然不太喜歡背那些勞什子的詩詞歌賦,但如意的記性一向很好,“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這個詞還是記得很牢靠的。雖然如意弄不清楚趙君顧這個名字到底是“隻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還是“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那大概是關於趙君顧阿爹跟阿娘的另一段故事。但是趙君顧從前那副搖頭晃腦的樣子,一絲不苟的性子,還真是個相當“溫潤”的君子。
在孫府的院子裏如意果然看見了正在看書的趙君顧,興奮的喊道:“君哥哥……”趙君顧抬眼望去,紅衣如火的如意在三月春風裏一步一步向自己走來,明明兩年前還是個圓滾滾的娃娃樣,現在也是弱柳纖腰步步生蓮能魅惑人心的主兒了。
“如意?”趙君顧懷疑是自己看書看多了眼花,眨了眨眼,再看向來人,如意將手中的錦囊遞出,“君哥哥,這是我挑給你的禮物,你要收好哦。”
那隻簪子,色澤是通透的綠色,簪尾處有一團深深的碧綠,樣式簡單,後來陪伴趙君顧度過了那些入夜難眠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