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你的習慣改變的是地球的命運!(3)(2 / 3)

八、盡量不用一次性生活用品

現在生活節奏加快,為了節省時間,出現了很多一次性的生活用品。外出旅遊吃飯,有一次性筷子,用完就丟棄;還有一次性飯盒,一次性紙杯,一次性的紙巾更是每個人隨身都帶,10年前商場賣出的圖案精美的手絹已經難覓蹤跡,塑料袋的使用處處可見……這些一次性用品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是,你知道它們對資源的浪費和對環境的危害有多大嗎?

再以一次性紙杯為例。紙質杯子方便攜帶和使用,價格低廉,是許多家庭和公共場所常見的喝水工具。紙杯製造消耗木材造成浪費這不用再說,而劣質紙杯采用再生聚乙烯,在再加工過程中會產生裂解變化,產生許多有害化合物,在使用中更易向水中遷移,紙杯在生產中為了達到隔水效果,會在內壁塗一層聚乙烯隔水膜。聚乙烯是食物加工中最安全的化學物質。但如果所選用的材料不好或加工工藝不過關,在聚乙烯熱熔或塗抹到紙杯過程中,可能會氧化為羰基化合物。羰基化合物在常溫下不易揮發,但在紙杯倒入熱水時,就可能揮發出來,所以人們會聞到有怪味。從一般理論上分析,長期攝人這種有機化合物,對人體一定是有害的。

還有一次性紙巾。如果說10年前人們還習慣用手帕的話,那麼現在,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一次性紙巾的消費。對此現象,環保專家指出,餐巾紙、麵巾紙確實方便,但如果不節製地使用,也有很多危害。紙張過度消費的結果首先是消耗大量木材,造成生態破壞,因為生產1噸紙需要砍伐17棵10年生大樹;其次是環境汙染,餐巾紙的一次性使用會產生大量垃圾,生產紙漿過程中的廢水排放是水環境最大的汙染源之一,占到城市汙染的30%以上;部分餐巾紙含有熒光增白劑、氯等有害身體健康的化合物,其生產過程中化學反應所產生的烈性毒物,可導致肝癌。用手帕代替紙巾,每人每年可減少耗紙約0.17千克,節能0.2噸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0.57千克。如果全國每年有10%的紙巾使用改為用手帕代替,那麼可減少耗紙約2.2萬噸,節能2.8萬噸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7.4萬噸。

最後還有塑料袋。塑料袋的確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方便,但是這一時的方便卻帶來長久的危害。塑料袋回收價值較低,在使用過程中除了散落在城市街道、旅遊區、水體中、公路和鐵路兩側造成“視覺汙染”汙染外,它還存在著潛在的危害。塑料結構穩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環境中長期不分離。這就意味著廢塑料垃圾如不加以回收,將在環境中變成汙染物永久存在並不斷累積,會對環境造成極大危害。其一,影響農業發展。廢塑料製品混在土壤中不斷累積,會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其二,對動物生存構成威脅。拋棄在陸地上或水體中的廢塑料製品,被動物當作食物吞入,導致動物死亡。報上曾經報道青海湖畔有20戶牧民共有近千隻羊因此致死,經濟損失約30多萬元。羊喜歡吃塑料袋中夾裹著的油性殘留物,卻常常連塑料袋一起吃下去了,由於吃下的塑料長時間滯留胃中難以消化,這些羊的胃被擠滿了,再也不能吃東西,最後隻能被活活餓死。這樣的事在動物園、牧區、農村、海洋中屢見不鮮。其三,廢塑料隨垃圾填埋不僅會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被占用的土地長期得不到恢複,影響土地的可持續利用。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廢塑料製品如果將其填埋,200年的時間不降解。

盡管少生產1個塑料袋隻能節能約0.04克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0.1克,但由於塑料袋日常用量極大,如果全國減少10%的塑料袋使用量,那麼每年可以節能約1.2萬噸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3.1萬噸。

我國人均資源少,大量使用一次性用品加快了資源的消耗,所產生的垃圾造成環境汙染。不可降解的一次性生活用品產生的垃圾,埋在土壤中幾百年不腐爛,嚴重影響耕地。

所以,我們要用塑料飯盒代替紙飯盒;盡量用瓷杯、玻璃杯代替紙杯;旅遊購物自備購物布袋,少領取塑料袋;外出就餐自備筷子和勺子,既衛生又環保;用手帕代替紙巾;盡量重複使用舊塑料袋等,這些好的習慣,需要我們克服自身的惰性,堅持下去,並用自己的行動和宣傳影響身邊更多的人。

九、旅遊省錢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