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1 / 2)

周瑾琪明明知道他們之間較著勁兒,卻視若無睹他們心中的酸,就像並不在意哪一個策劃方案更花哨一樣。她在意的是哪一檔節目的背後資源更好,她在意的是哪檔節目的策劃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她更在意的是哪檔節目能夠博得山河衛視頻道的青睞。

因為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所以就在那一天的下午,周瑾琪鄭重其事打電話邀請夏侯陽到兄弟傳媒公司搞一個座談,以決定兩檔節目選擇其一。

夏侯陽有些納悶兒,自己不是電視人,不懂得電視節目的操作,如此重要的事情,周瑾琪何以會聽他這個外行人胡言亂語?

但他還算反應快,隻一愣神兒的工夫,就嘿嘿一笑,問:“你是想邀請秦總吧?”

“聰明人就是聰明人,你看可以嗎?”

“應該說是心有靈犀吧。”他還是嘿嘿笑著,又問:“為什麼你自己不直接給他打電話?”

“又裝糊塗了吧?這不是借你的麵兒一用嘛!”周瑾琪咯咯笑。

“那我試試秦總會不會給這個麵兒吧。”

夏侯陽放下電話,當即約了秦亦訊,秦亦訊很給麵兒。周瑾琪就約了她的朋友王廣明和畢先生。

王廣明是周瑾琪早幾年認識的朋友。

周瑾琪還在跟劇組的時候,為了影片的拷貝發行,跟劇組主創人員到京城,在看片會上認識了王廣明。那時,王廣明還是小編劇,也或者說不是編劇,而是寫手。可當幾年後周瑾琪落腳京城時,王廣明已經成了大編劇,並且是遊走於影視之間的大腕兒。

當然,號稱是大編劇,並不是說編劇功夫了得,或作品影響大,而是從一個寫手成了寫手們的大哥大。手中籠絡著一幫寫手,東攢一個劇本,西攢一個劇本。而他自己則更像是一個專業的統籌,隻是比統籌更有本事,他能接著把一些本子推銷出去。

至於遊走於影視之間,那是他的獨特本領。電影圈裏熟,電視劇圈裏也熟,甚至連電視節目也熟,上上下下,沒有不通的路子,因此,很像是個腕兒。

王廣明是地道的京片子,天庭飽滿、地閣方圓,身材也很魁梧,看上去小視不得。

周瑾琪約的另一位朋友畢先生是喜歡文化的公家人。

由於喜歡文化,在一次書畫拍賣會上與周瑾琪偶爾相識後,便逐漸成了很聊得來的朋友,並一直有心與周瑾琪合作做些文化方麵的事兒。

周瑾琪做節目本沒有想起這位朋友畢先生,因為人家是公家人。

事有湊巧,畢先生給周瑾琪打電話時問最近忙什麼,周瑾琪就說想做一檔電視節目。

這畢先生興致很高,問了問圈裏圈外的朋友後,便決定與周瑾琪合作。

合作歸合作,緣於一些隻能意會、不好言傳的原因,他在其中隻能是一位隱形人,麵上的事情一切還由周瑾琪一人出麵。

這也沒有什麼,基於雙方的信任和了解,這並不影響合作。

但這次座談會將決定兄弟傳媒公司做一檔什麼樣的節目,與以往泛泛的商談不一樣,周瑾琪認為有必要讓畢先生聽聽,於是也一並約了畢先生。

畢先生明白了周瑾琪的用意,認為蠻有道理,就欣然同意一塊兒聽聽。隻是,他隻能是畢先生,聽聽而已。

雖說約的是下午,可大家都忙,除了張友德和段茂然一直在辦公室裏各自絞盡腦汁地想著自己感興趣的節目外,其餘人差不多都在五六點鍾才來到兄弟傳媒公司。

該到的都到齊了,周瑾琪特意鄭重其事地介紹了秦亦訊,便開始座談。

段茂然先下手為強,首先介紹《探險》,從創意到定位、從內容到製作、從看點到效果、從資源到潛在的合作方,麵麵俱到,一氣嗬成。然後,他把《探險》節目的策劃方案發給在座的每人一份。

不用說,段茂然對《探險》節目很得意,甚至對自己剛才的一番推介也很得意,他瞄一眼張友德,消瘦的臉上似笑非笑。

然而,讓段茂然出乎意外。

張友德沒有按規矩出牌。

他隻是把《我玩時尚》節目的策劃方案每人發一份,此前隻誇《我玩時尚》而從不評價《探險》的他,這時卻不說《我玩時尚》,而是第一個否定了段茂然的《探險》:“做一檔什麼樣的節目,主要是看有沒有實操性。像《探險》這樣的節目好不好?這不用說啊,當然好!可有實操性嗎?別說我們一個小節目公司,問問頻道敢做嗎?問問一視敢做嗎?要製作一檔真正的《探險》節目,那得需要多大的動靜?有多少錢夠燒的?你以為有個DV就可以做《探險》節目了?我們跟著Discovery玩能玩得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