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1 / 2)

秦亦訊的“大切”跟在薛明遠的車後又走了一段京密路後,沿著鄉間的柏油路朝鄉村駛去。

在一段起起伏伏的路上,薛明遠的奧迪就沒有秦亦訊的“大切”更牛×。

一個半小時的時間,終於到了薛明遠要去的地方——鄉間的柏油路邊,一座漂亮的私人養馬場。

養馬場的會館全是用現仿的秦磚漢瓦建成,在滿是田野的鄉間顯得古樸而典雅;會館前寬敞的停車場和馬場邊楊樹下一排排的茶座都顯示著這兒曾經有過的繁榮,雖然初冬的田野和不斷從樹上飄落下來的發黃的樹葉看上去似乎已經蕭條,但這時的蕭條也僅僅是因為時下的這個季節。

從養馬場往北,是一座緩緩起伏的山,山不高,卻延延綿綿,養馬場就如同坐落在山的懷裏。而被延綿起伏的小山抱得更緊的,是一座城堡似的獨棟洋房,在初冬暖暖的陽光下格外醒目。

薛明遠的車並沒有在會館前停下,而是直奔那棟洋房而去。

這是一座仿法國古典府邸式建築,遠看似乎已經經曆了很多歲月,走近細細一看才知道,這是一種特意追求的色調,似夢似幻,如同到了顯赫時期的歐洲。

秦亦訊和夏侯陽跟著薛明遠來到他的貴族山莊。

這是一座主體為二層的經典建築,下設地下室,屋頂設閣樓層,中央部分為通高到頂的凸出體,匠心獨運地輔以通高的科林斯巨型壁柱,上部采用孟莎式屋頂,閣樓老虎窗突破簷口山花,並與簷上充滿文藝複興特色的花欄杆相連圍成女兒牆。整座建築風格獨特,造型美觀,裝修華麗,曾經流行於歐洲的“折衷主義”思潮若隱若現,既有巴洛克風格,而簷部和卷形門窗又具有文藝複興時期的韻味。更為獨特和別致的是,門廊外的兩柱為八角型斷麵,柱頭部模仿科林斯柱式,外麵門樓由巴洛克式的弧形和簡化了的羅馬卷柱式構成。二層陽台的裝飾,運用了法國路易時期的鐵花欄杆,其中的浮雕圖案綜合了歐式忍冬草葉和中國的葡萄葉、牡丹花,散發著悠遠的氣息和醇香的浪漫。

室內的豪華與設計格局,也是別有一番天地。歐派風格的裝修典雅、精致,全套歐式的家具擺放整齊。頗具西歐色彩的舞廳兼會客廳設在裏麵,寬闊而又明亮,兩邊置有取暖壁爐,後麵設有休息室,地上鋪設法國地磚,特別是廳內的兩根科林斯柱子,就是在時下的西歐也已經不多見了。

薛明遠炫耀般地介紹一番後,帶著秦亦訊和夏侯陽來到這座建築中不可或缺的書房。

貴族山莊的書房同樣不同一般。深色調的原木茶幾古樸而厚實,黑色的書桌寬大而莊重,碩大的窗簾像幕布一樣垂落到地。最具貴族氣質的,是那依牆而做的超大而又簡約的書架,書架上擺滿了英國紳士們常有的、裝潢各異的大部頭的典籍,自上而下,一排排一部部,宛如書海,如同是古老的圖書收藏館,氣派非凡,簡約而不簡單。

薛明遠熱情地招呼著,三人先後落坐,會館的服務生也將茶水送來。

這個馬場,薛明遠說是他們哥兒幾個一塊兒建的,主要是供自己玩的,不求經營,也不求贏利,誰也沒有指著這個吃飯,想玩了,就過來玩玩。這兒的馬多數是從國外買來的良種馬,有來自澳洲的,也有來自歐洲的,其中不乏純血統的,有自己的,也有會員的,時不時地湊到一起熱鬧熱鬧,就是圖個樂哈。

非典的時候,大家都躲到這兒來了,比起在城裏憂心忡忡,住在這兒就愜意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