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1 / 2)

周瑾琪很快就忘了閃念之間的胡思亂想,她還要忙公司的事情和節目的事情。

公司的人都在忙,不論是節目部的,還是經營部的,人人都很敬業,就連那個日本女孩也在忙忙碌碌。

跟著寧超英來到兄弟傳媒公司的小林惠子,寧超英介紹她時,都是洋洋得意地說她是日本人,她自己也口口聲聲地說是日本人。

中國人和日本人看上去是不好區分的,誰也不會把能夠證明自己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的身份證、護照、勞工證等有關的身份證明貼到腦門兒上。

當然,中國人和日本人也是有所區別的,比如說語言的差異等等。

而能夠證明小林惠子是日本人的,也正是她那口說得亂七八糟的中國話。仔細地聽聽小林惠子說的中國話,就特別地像外國人說中國話,比如,在打電話的時候,“嗨,你嚎(好),我是日本的小林灰(惠)子,我得(打)電話給你……”有時候,她說話就不會這麼費勁兒,但在辦公室裏,她一定是這樣的一副腔調。

這副腔調說起話來難免會磕磕絆絆,但卻絲毫不影響小林惠子的工作熱情。

或許是由於這副腔調的緣故,也或許是日本人與中國人的確有些不同,小林惠子終究有些與別人不一樣的東西。

說來也奇怪,就是她這副腔調兒,與辦公室其他的經營人員相比,她顯得有更多的客戶。她和寧超英不外出的時候,寧超英待在辦公室裏,除了臭貧,就是抽煙喝茶瞎溜達,而小林惠子卻不一樣,時常會聽見她在打電話。

一般的業務員總是上門去見客戶。

當然,登門拜訪也不是你想去就去的,知道了你的用意後,客戶一般會推來推去的不想見麵。這也難怪,林林總總的廣告媒體,投放廣告的客戶少,等著吃廣告飯的人多,廣告經營者不得不赤膊上陣,使出渾身解數以期拿到客戶的單子。為了一個單子,各有各的招,盤內招、盤外招、嘴上招、手上招、回扣招、獻身招、吃飯招、死纏爛打招,招招都是獨門秘器。因此,那些有點兒名的廣告主,一般都是對那些廣告經營者們唯恐避之不及。

但讓兄弟傳媒公司其他的經營人員羨慕的是,小林惠子約見的客戶卻往往不會推三阻四。雖然她說話顛三倒四、磕磕絆絆的,溝通起來很費勁,可當對方聽清了小林惠子的邀約時,卻往往會很熱情地和她聊一聊,很少有人直接謝絕,尤其是趕上對方是男性時,則更是熱情有加,不僅會爽快地答應見麵,而且答應見麵就見麵,從沒有拖拖拉拉的。

還有更讓人羨慕的是,居然會有一些大小公司的老總們主動地跑到兄弟傳媒公司的樓下,或直接走進辦公室的大門求見小林惠子。事情談成談不成暫且不說,單從如何約見廣告客戶這一點上,小林惠子就勝出他人一籌。

其實,仔細地想一想,在聯係和約見客戶這一點上,小林惠子也沒有什麼秘訣,隻不過,在與客戶交流時,有兩個意思她是開門見山就要說清楚的:一是,她是日本的女孩子;二是,我想見您。

可就這兩層意思,對一些人來說,就像是魔咒一樣。

有一位什麼公司的老總,五十多歲的男人了,接完小林惠子的電話後就興衝衝地跑到兄弟傳媒公司找小林惠子,為的就是看看這位說著顛三倒四的中國話的日本小姐。

這個五十多歲的男人在會議室裏山南海北地和小林惠子吹噓自己的業務,像吃了蜜蜂屎一樣美滋滋的,還沒弄清楚小林惠子承攬什麼廣告、在哪兒投放廣告,就迫不及待地要請小林惠子出去單獨談談。

但那位五十多歲的男人錯了,小林惠子顯然不是隻會說幾句簡單的中國話那樣簡單,她知道這是個做夢都想占便宜的主兒,怎會跟他出去?於是便沉得住氣,吊著這個男人的胃口,繼續聊。聊什麼?當然不是東一句西一句的閑聊,而是一臉純真好奇的樣子,說著半生不熟的中國話,聊這個男人的事業。這個男人想入非非、心不在焉,說話不過腦子,連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說了些什麼。

然而,小林惠子聊來聊去,自然不是瞎聊,起碼她知道這個男人沒錢!

小林惠子頓時瞧不起他,便站起身道:“阿裏嘎叨勾咋依嘛嘶!謝謝你了!實在抱歉了,我小林惠子還要工作的,您明白了?”

分明是下逐客令,這男人很是無奈,隻好悻悻地起身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