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冬後的吳秋林玩出大手筆。
京城冬天的嚴寒還沒有過去,春節前後蟄伏了一段時間的吳秋林,在點點滴滴的早春氣息中,又開始了他的騷動。
這一次的騷動,沒有像與江南電視台合作那樣轟動,也沒有像中影中萬公司重組為保潤萬公司那樣在京城的夜幕下悄然地化蛹為蝶,更看不出吳秋林會有再一次的鳳凰涅槃,而是看似平常又司空見慣,無非就是折騰——在春寒料峭的時節,吳秋林的星際聯盟公司掛牌成立。
沒有錢要折騰,一夜暴富了也要折騰。
但如果這樣想吳秋林,那便是一個錯誤。
吳秋林一夜暴富是不假,可吳秋林顯然不想瞎折騰。他不是散財童子,這一次的騷動,他同樣已經期待已久。
因為,這在他的棋局裏,是苦心經營而又至關重要的一步棋。
這步棋不是殺招,這步棋沒有斬獲,可這步棋卻幾乎蘊含著吳秋林的全部功力。
隻是這步棋看似很平凡,平凡得讓人熟視無睹而已。
就在掛牌的這一天,吳秋林搞了一個小規模的慶典。之所以是小規模,是因為吳秋林並沒有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雖然也是披紅掛綠,高朋敬賀,但來者盡是吳秋林的座上賓,是吳秋林精挑細選的貴客。吳秋林顯然沒有俗到把星際聯盟公司掛牌搞成商場開業式的慶典,無需造那麼大的聲勢,也不需要到場的貴客們帶來鮮花和賀禮。
相反,吳秋林看不上這些街頭巷尾的俗套,他需要的僅僅是貴賓的光臨。
隨著星際聯盟公司的成立,吳秋林的身份也悄悄地發生了變化:從中影中萬公司的掌門人到保潤萬公司的副董事長,到新山河衛視傳播有限公司的董事,再到星際聯盟公司的掌門人。一個循環下來,從掌門人到掌門人,星際聯盟公司已非中影中萬公司所能比。
如今的星際聯盟公司就像一艘巨艦,組成這艘巨艦的不僅有新傳媒概念——山河衛視頻道的背景及新山河衛視傳播公司間接的股權,還有保潤萬公司的股權、招牌式的雄氏影視、文化投融資平台縱橫日月影視投資公司及兩家廣告公司等。新傳媒是其華麗的概念,天榮保潤公司品牌是其耀眼的光環,影視業是其推波助瀾的助推器。
相比這艘巨艦,中影中萬公司算什麼?不過就是一條漁船而已。把一條漁船快速地打造成一艘巨艦,吳秋林自然是躊躇滿誌、得意無比,而見證這艘巨艦即將起航的當然也就不會是吳秋林心中的一般人物。
唐逸風沒有被邀請見證星際聯盟巨艦的起航,這倒不是因為唐逸風在吳秋林的心目中是個一般人物。事實上,在吳秋林的眼中,唐逸風是不是一般人物是一個比較難以界定的問題。
在中影中萬公司與江南電視台商談合作的過程中,在吳秋林的眼中,唐逸風就不是一般人物。沒有唐逸風的同意,就不可能有與江南電視台的合作。退一步說,如果沒有天榮保潤公司的進入,即使是中影中萬公司與江南電視台合作了,唐逸風依然是一個重要人物。
但由於天榮保潤公司與中影中萬公司的合作,將中影中萬公司重組為保潤萬公司後,唐逸風在吳秋林的眼中,其重要性就發生了一些變化。換句話說,由於吳秋林拉上天榮保潤公司重組成立了保潤萬公司,那麼,唐逸風在吳秋林的眼裏就不再顯得很重要。
原因很簡單,天榮保潤公司不是中影中萬公司,資源、背景、實力、影響等等,要什麼有什麼,一個江南電視台奈何不了天榮保潤公司!中影中萬公司重組為保潤萬公司後,吳秋林與天榮保潤公司無疑是直接的利益攸關方,與電視台在合作過程中的博弈已不再是他吳秋林與電視台的博弈,而是天榮保潤公司與電視台的博弈。唐逸風不再是他點頭哈腰、小心翼翼侍候著的爺,也不再是說一不二的爺。因為有天榮保潤公司護著他,從某種意義上說,天榮保潤公司才是他吳秋林不可或缺的爺。
因此,在中影中萬公司重組為保潤萬公司以後,吳秋林的心情就輕鬆了很多,他不用過分擔心江南電視台會不會變臉,也不用擔心唐逸風的臉是晴還是陰。反正天塌下來有天榮保潤公司接著,何況天是塌不下來的。
和江南電視台簽下了一份他想要的合同,又有了身板硬邦邦的爺,唐逸風在他吳秋林的眼裏不再是那樣的玉樹臨風,倒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兒。對吳秋林這樣的商人來說,換個爺也是很正常的,能讓自己過得舒服、舒心的爺才是好爺。
當然,對吳秋林來說,誰才是爺的問題固然重要,但這並不是最最重要的。誰才是爺的問題是糊塗不得的問題,卻不是決定一切的問題。有一點他相當清醒,這盤棋是他下的,他才是自己這盤棋中的帥,不管是車馬炮還是馬前卒,不過就是守住楚河漢界,不過就是衝鋒陷陣,隻有保住帥才是硬道理,隻有守住帥,才是最後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