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介紹
白僵蠶為蠶蛾科昆蟲家蠶蛾的幼蟲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全蟲,又名僵蠶、天蟲。白僵蠶味辛、鹹,性平。
功效主治:①息風止痙,用治痰熱壅盛或肝風內動所致抽搐驚癇;②疏散風熱,用治風熱頭痛、目赤、咽喉腫痛、風疹瘙癢;③化痰散結,用治瘰鬁、痰核。
常用量:治療老年病,每日5~10克。息風化痰散結宜製用,疏散風熱宜生用。
延緩衰老作用
具有抗凝血作用,延長血漿凝血酶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降低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並能修複胰腺細胞而降低血糖。
治療衰老病症
糖尿病、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頑固性失眠、上呼吸道感染、皮膚瘙癢症。
便方舉例
1.僵蠶散(《湖北中醫雜誌》):白僵蠶適量。研為細末備用。降脂降糖,消腫散結。用治:①高脂血症,化驗見膽固醇、甘油三酯升高。每次3克,每日3次,白開水送服;2個月為1個療程。②糖尿病,多尿、煩渴、多飲、多食、善饑、消瘦、疲乏、皮膚瘙癢,化驗見尿糖陽性、血糖升高。每次5克,每日3次,飯前白開水送服。2個月為1個療程,休息15日,再進行第2個療程。③多發性癤腫。每次10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如果直接吞服有惡心感,也可裝膠囊服用。對較大的癤腫,可輔以金黃軟膏,調適量冰片粉外敷。
2.治頭痛方(《百一選方》):白僵蠶、良薑等份。以上藥物研為細末,混合均勻。每次2克,白梅茶水調服,臨發時服用。息風止痛,用治頭痛。
3.僵蠶丸(《現代中藥臨床手冊》):僵蠶100克,五味子100克,蟬衣50克。以上藥物研成細末,混合均勻,製成丸藥。每次10克,早、晚各服1次。30日為1個療程。保肝降酶,用治丙氨酸氨基移換酶升高。恢複正常後改服維持量每晚10克。
4.牽正散(《楊氏家藏方》):白附子、白僵蠶、全蠍各等份(均生用)。以上藥物研為細末,混合均勻。每次3克,熱酒調服。祛風化痰止痙,用治中風後遺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5.喘貼寧(《中醫外治雜誌》):細辛、白僵蠶各等份。以上藥物研成細末,混合均勻。每次取藥末3~6克,用二甲基亞碸調成膏狀,敷於神闕穴,用膠布固定,每2日換藥1次,10日為1個療程。溫飲化痰,祛風散寒,用治支氣管哮喘,寒飲伏肺、肺失宣暢,呼吸急促、喉中哮鳴,痰少咯吐不爽,麵色晦暗,口不渴或渴喜熱飲,天冷受寒易發,形寒怕冷。
專家提醒
白僵蠶為息風、化痰、解痙要藥,而且藥性平和,傳統應用範圍很廣。現代研究證明,僵蠶具有降糖、降脂、抗凝作用,可用於代謝紊亂和動脈硬化等衰老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