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的回憶(三)(1 / 2)

宣寶十五年春:

宣寶皇帝登基整十五年,年十六,完全有親政能力。加上滿成年禮。特往皇室廟府拜祭先皇先後以及列祖列宗。此時德貴妃(陳太後)年滿三十五,依舊保養很好,最多外貌隻符合一位年僅二十多出頭的貴族女子。太後娘家繼母因照顧大將軍勞苦功高特賜嫡母身份,為正式的將軍夫人,女兒陳茜蔓年滿十八,待字閨中,因太後的榮耀特賜郡主身份(低於格格),兒子陳慶憲為侯爺(低於郡王)。

一大早:

陳太後和淑太妃長輩帶領皇上宣寶和親王洛王爺、郡王昭陽郡王(先皇兒子)前往祖廟(皇室廟府)。王太妃身份低位不能入祖廟,所以周氏、錢氏沒來。

隻見皇上先接過蘇公公的三柱香拜了先皇宣德以及列祖列宗皇帝插在祖廟香爐上;接著是親王洛王爺和昭陽郡王。幾兄弟拜完後難的聚在一起聊聊天說說近幾年大周的安定和其他情況。

陳太後也邀請淑太妃前往壽安宮喝茶。

三日後:大赦天下,稅收減半。

皇上宣寶特賜母後陳太後再次回家省親,此次乃是德貴妃進入紫禁城(十五歲入宮)第二次出宮,第一次是先皇的恩賜,現在是兒子的恩賜,德貴妃很是感激。畢竟多年與爹爹不見,很是掛念,還有妹妹和弟弟不知道目前前途如何,是否能坐穩郡主頭銜和侯爺頭銜,好好做人。

宣寶十五年夏:太後陳氏正式省親,此次特恩準回家七天。比上次多好幾天,而且上次衝衝省親,沒和父母親戚吃個團圓飯。也是個遺憾。

“太後駕到”,容嬤嬤和曹公公(內侍太監副總領)大喊太後鑾駕駕到。

“民女、草民、民婦等參見太後,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路過京城各地小巷百姓紛紛下跪。

到快抵達將軍府時候,兩朝元老大將軍陳氏帶領家族直係親屬和當地各士官接送太後娘娘。

“臣女茜蔓、老臣陳氏、臣子慶憲、臣婦李氏等參見太後,太後萬福金安”,先是陳氏家族參見親人太後娘娘陳氏;接著是各地士官官僚參見太後陳氏,“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眾身平身,陳將軍快快請起”,太後(德貴妃)立馬扶起父親陳老將軍,很是給將軍大人麵子,陳老將軍現年近六十。

“擺駕陳府”,說著一大堆宮女、太監、侍衛護著太後走向陳府邸,其中容嬤嬤和曹公公也跟著沾光。

家宴:

“姐姐多吃點糖醋排骨”,妹妹陳郡主關心的夾住一塊排骨給太後姐姐。

“郡主妹妹很是懂事,姐姐想想妹妹到了結婚的年齡,該嫁個好人家”,太後陳氏很是重視妹妹的幸福以及家族的利益。

“是的大姐,二姐該嫁人了,都年芳十八,再過幾年就是老姑娘了”,三弟慶憲半取笑的說姐姐的笑話。

“討厭,人家、人家。。。”,陳郡主含羞起來,似乎心中已經有愛慕的人。

“你不要說二姐,你小夥子都官居侯爺,也該娶幾房夫人,為陳氏開枝散葉,也為爹爹留下孫子孫女。再說你也成年,都十六了,和姐姐的兒子都一個年齡。”太後更是關心陳家的後嗣延續。

“二妹,你可有心上人”,太後還是繼續先關心問候陳郡主茜蔓,然後處理弟弟的事情。

“太後,臣女前年去平陽格格家聚會,認識了一位男子,此人樣貌堂堂,文采深高,令人感覺是值得托付終身的人,據說是錢王太妃的兒子”,郡主細細道來,表白自己的心意。

“這,恐怕不妥。。。”,太後一聽對象是錢王太妃的兒子,覺得妹妹茜蔓不適合昭陽郡王。

“姐姐,為何不妥”,郡主有點著急,連太後的難堪的臉麵都沒看到。

“放肆,靈兒,你姐姐可是太後”,老將軍和夫人異口同聲說道,接著道,“太後說不妥定有原因的”,夫人李氏幫太後反而不幫自己女兒是因為女兒今日頭銜是太後所賜,不可對太後無理,何況太後是一國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