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 1)

服裝表演是伴隨著紡織服裝行業的發展而衍生出來的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它兼具純藝術屬性和實用藝術屬性這兩大屬性於一身。在經曆了百年曆史的演變與發展之後,目前已成長為一個專業化、科學化、多元化、係統化的藝術門類。並以獨特的藝術視角、獨有的藝術表現形式成為一種反映現實社會狀態的媒介,一種在社會、民生、經濟發展過程中起著推動作用的載體,一種引導市場消費的原動力。

我國的服裝表演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的初期,與西方先進國家相比起步較晚,在服裝表演的理論基礎,模特的選拔、培養與包裝,市場規範運作等諸多方麵均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雖然曆經改革開放30餘年的全麵追趕,在我們的高等教育中亦加進了本科層次的人才培養,但綜合整個服裝表演行業的情況來看,盡管有了一定改觀,實則仍處於一個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的階段。其原因固然有多種,但是服裝表演藝術理論體係建立的缺失與滯後恐怕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欲改變現狀,使我國服裝表演行業進入一個健康、快速的發展階段,並努力趕上世界先進國家的水平,建立一個科學的服裝表演藝術理論體係是迫在眉睫的任務。

作者作為山東輕工業學院教師,從事服裝表演專業教學工作多年,與其他同道中人一樣,對此倍感焦慮與忐忑。此次,有幸有這樣一個機會,能將自己多年來在服裝表演專業教學工作中所積累的一些經驗、體會和認識撰寫出來,奉獻給廣大的讀者、朋友、學生,奉獻給自己所熱愛的服裝表演這個行業,也算是為這個理論體係的建立盡了一份心、出了一份力,甚感欣慰。

本書是在教學講義的基礎上,幾經修改撰寫而成的。其最大的亮點在於它糾正了以往其他服裝表演專業書籍隻重理論不重實踐,或隻重實踐不重理論的缺陷。既重視在服裝表演體係方麵有所建樹,又兼顧服裝表演的學術性和普及性、理論性和實用性等不同層麵的實際需要。敘述中不僅有具體的表演方法和原理分析,也有開拓性實踐技能的探討。從服裝表演的發展、分類到模特的選擇、形體訓練、造型訓練、表演訓練、美容化妝,再到如何組織、策劃、演出等方麵進行了係統地闡述。力求使廣大的讀者和服裝表演專業的學生能從服裝表演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入手,逐步深入到表演的實踐中去,提高其表演能力和組織大型服裝表演活動的能力。當然,由於時間倉促,再加上作者對服裝表演教學的研究和學習尚有不足,所以在論述中難免有不妥之處和局限性,還請各位同行、前輩和朋友們不吝賜教,在此深表謝意。希望通過對本書的閱讀,能對廣大的讀者朋友及學生有較大的幫助。

致謝

本書在撰寫過程中曾得到多位同事、朋友及學生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他們分別為鄭州輕工業學院的李傑、中國著名模特林苑、山東輕工業學院莊鵬、鄭喜滿、朱孟陽、朱孔鵬及參加人物造型拍攝的學生蔣芹、徐學蓉、畢晶晶、陳亞運、張凱悅、劉丹、王親親、張亦菲、趙亞偉等。其中本書第四章模特形體訓練、第六章模特妝型的演變及化妝技巧由李傑撰寫。部分圖片由林苑及淄博凱萊希模特禮儀學校解海濱先生提供,在此一並表示衷心的感謝!

李俞霏 楊永慶

2010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