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化學性能
POM是弱極性結晶性聚合物,內聚能密度高,溶度參數大,決定了其在室溫下具有良好的耐溶劑性。特別是對油脂類和有機溶劑(如烴類、醇類、酮類、酯類、苯類等)具有很高的抵抗性,即使在較高溫度下,經過長達半年以上的浸泡,仍能保持較高的力學性能,其質量變化率一般均在5%以下。與均聚甲醛相比,共聚甲醛的耐蝕性表現更突出,能耐強堿,而均聚甲醛隻能耐弱堿。它們的共同缺點是不耐強酸和氧化劑,也不耐酚類、有機鹵化物及強極性有機溶劑,隻對稀酸和弱酸有一定的抵抗性。
(5)耐環境性能
POM的耐候性不好,如長時間暴露在室外,其力學性能顯著下降。若用於室外 ,必須加入適量的紫外線吸收劑和抗氧劑。例如,加入少量炭黑可以提高POM的耐候性。
6.3.3聚甲醛的加工
6.3.3.1加工特性
①POM的吸濕性較小,水分對於成型加工性能的影響也不大,因此一般情況下物料無需預幹燥。但是,如果POM物料的造粒采用浸水冷卻,或者成型精密製品,則應進行預幹燥,幹燥可提高製品表麵光澤度。幹燥條件為溫度100℃,時間4h。
②POM熔融溫度範圍較窄,具有明顯的熔點。當成型溫度低於熔點時,即使長時間加熱也不會熔融;而一旦溫度達到熔點,便會立即發生相轉變而從固態變為熔融狀態。“—C—O—”鍵的存在使大分子自由旋轉容易,因此POM熔體的流動性好,故POM在成型時應選用突變壓縮型螺杆。
POM的品級很多,流動性也各不相同,應按照不同的熔體流動速率選擇不同的成型方法。
③POM是非牛頓性較強的假塑性流體,黏度對溫度的依賴性較小,對剪切應力敏感。加工中在保證物料充分塑化的條件下,可提高注射速率來增加物料的充模能力。
④POM的熱穩定性較差,在成型過程中,當物料超過正常溫度的上限,或在允許溫度下停留時間較長,均會引起分解,逸出強烈刺激眼膜的甲醛氣體,輕則使製品產生氣泡或變色,重則導致爆炸事故。因此,必須嚴格控製成型溫度和停留時間,在保證物料流動性的前提下,應盡量采用較低的成型溫度和較短的停留時間。
⑤由於POM的結晶能力強,凝固速率大於熔體流動速率,當從無定形轉變為結晶態時,會產生較大的體積變化,成型收縮率較高(1%~3%),致使POM在成型時製品易出現凹陷斑紋,甚至發生變形開裂。為此,在製品成型冷卻時,應使用溫度較高的冷卻劑或控製模具溫度以放慢凝固速度。對於擠出成型來說,還應控製牽引速度,以使製品具有良好的表麵光潔度。
⑥POM製品易產生殘餘內應力,後收縮也比較明顯,因此應進行後處理。一般後處理溫度為100~130℃,時間不超過6h。
6.3.3.2加工方法
POM可以用一般熱塑性塑料的成型方法進行加工,如注射、擠出、吹塑及壓製等。其中又以注射成型為最常用,約占其產量的95%。擠出成型多用於板材和棒材的製造,這些型材可經過二次機械加工成製品。吹塑成型用於製造中空製品。
(1)注射成型
POM具有明顯的熔點,選用帶有標準型螺杆頭的單頭、全螺紋、突變壓縮型螺杆最為理想。螺杆長徑比為18左右,壓縮比為2~3,計量段長度為4~5D。為了防止機筒內部產生過量的摩擦熱,螺杆轉速不宜過高,一般為50~60r/min,並且應盡量減小背壓,通常控製在0.6MPa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