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安風雨急(十五)(2 / 2)

好在隻要建築物尚在,皇室成員便不愁沒有地方居住,隨著蒙古兵被殲滅,宮中的秩序也迅速恢複過來。

“丁大全與他的兒子丁韋起了爭執,被丁韋刺成重傷,丁韋已死,丁大全被我們抓獲。”

“蒙古兵被全殲,抓獲其其格,蘭璧,翰魯思以及一名薩滿,還有五十餘名俘虜,其餘均被我方將士斬殺。”

文天祥愣了愣,問道:“蒙古使團的首領郝經呢?“

“據說此人不願發起這場兵變,自刎而死。“

“哦!”文天祥淡淡應了一聲,這個人倒是有些可惜了,隻是文天祥也知道要勸說此人投降是不可能的事情,那麼,死了便死了罷。

有些事情,本就沒有對錯是非之分,隻是立場不同,信念不同而已。

“忠勇軍的匪徒,大多數都被肅清,也有一些乘亂又藏匿起來的,隻是臨安城中房屋相連,人員甚亂,各種隱匿之地頗多,要找出這些人,極為不易,卻是一個麻煩了。”

“無妨。”文天祥淡淡笑道:“這些人成了不什麼氣候,令臨安府慢慢捉拿就是了。經此一歿,其中的骨幹成員損失殆盡,再也沒有起事的能力了。”

“大人,話雖如此,但這些人混跡市井之中,終究是一個禍害。”

“隻要他們不出來鬧事,那便算不得什麼禍害。”文天祥說道:“若是他們出來鬧事,相信馬上就會被拿下了。若是他們潛伏下去,從此不再念著想著造反之事,那麼,是否追究其罪亦無關輕重。”

“善與惡原隻在一念之間,民與匪也不過是一線之隔。這些人入則為民,出則為匪,我們但使其不敢出,那便夠了。若是逼得過緊,擾民太多,反而會逼得一些不願為匪的民眾鋌而走險,那便得不償失了。”

“大人仁慈!”牛富拱手說道。

文天祥搖了搖頭,道:“這與仁慈無關,天下亂,自然是盜賊四起,天下安,那大多數人便會安紀守法,縱然有少數人作亂,也很快就會被壓下去。我們要做的,便是使天下安定,至於追究員大亂時的盜賊,不過是枝葉末事罷了。”

這正如第一代帝王在奪得江山之下,通常要做兩件事。一是大赦天下,二是用重典治亂世。

這兩件事看起來是矛盾的,實際上卻是相輔相成的。

不過,眼下也不是與牛富劉保勳等人說這些道理的時機,文天祥稍稍說了說,便不再多言。剩下的事情,便是朝中的政局了,這才是眼下的重中之重。

經過一夜大亂,如今文武百官皆已在和寧門外候著。趙昀沒有下旨關閉宮門,卻也沒有讓大臣進宮來,隻是令文天祥守在這裏,不讓百官進宮。

帝王心思,最是難測,也不知那位理宗皇帝心中究竟作如何想法了。

昨夜連發了三十六道聖旨,有些旨意是此時才宣讀的,畢竟,昨天晚上兵荒馬亂,有些聖旨還是不便立即發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