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盤古開天地以來,傾輕者上浮而為天,重濁者下沉凝為地,自此混沌初開,陰陽立判,三界分明,萬物輪回循序有道。
神州浩土,廣袤無垠。數甲子前的某一日,天降奇光,籠罩住一座位於六龍shandong麓,涇河上遊的一處山脈,奇光久久不散,當日午夜時分,位於此山脈西邊的六龍山上龍吟震天,似是為了響應此光。據六龍山下的百姓說,當夜六龍山上突顯金光,六條金龍環山飛舞,狂吟不休,最後朝著東方俯首止聲,呈朝謁之姿。當日,兩山的神跡為附近絕大多數百姓所見聞,震撼無比,幾日後,天下皆知,世人遂以為兩山為“神佑之地”,不禁心裏充滿了敬畏和向往。在神光出現後的第七日,此山起名為:崆峒山。周圍百姓不解,乘上山供奉香火之際問其緣由,山上的修道之士廣成子回應道:“天降神器,上書有雲,賜名崆峒。”
天賜“崆峒之名”,百姓心裏更加敬畏,上香無不虔誠,所祈之事成真,無不前來還願。崆峒山延綿百裏有餘,高聳入雲,地脈靈韻騰升,山青樹綠,山上仙雲流轉,掩其真容,勝似仙境,卻在人間。如今,崆峒山名聲大振,有道家第一山之美稱,更為有名的卻是這山上的修道門派——崆峒仙宗。宗內高手雲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術法恒通,冠絕四方,為當今之世正道巨擘。當今的崆峒掌門蒼雲道人,道法通天,深不可測,放眼天下難逢敵手,是一位不世出的奇才,他勵精圖治,想法別出心裁,將崆峒仙宗內部又分為兩宗,一宗為“文宗”,主修道經和參悟長生之訣;一宗為“武宗”,主修道家術法。此策略效果絕佳,使得派內人才術業專攻,各顯其能,也讓崆峒仙宗在短短幾十年內,就立於中原“不敗之宗”的地位。
千百年來,世人皆喜生厭死,崆峒山上的修道之士壽命最高者四倍於常人,世人皆以為成仙,時至今日,追求長生不滅盛極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