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前世(中)(2 / 2)

楊玉環點點頭,不出聲。

男子站起身,“你先歇息吧,今夜我去書房看書。”隨後便向門口走去。

楊玉環望著他的背影,一步一步地遠離。對不起,你對我是那麼地好。

在男子一隻腳跨出門口時,楊玉環低低地開了口,“是你的父皇。”

男子的表情僵住,許久才吐出一絲笑,“啊玉,你這次的說笑,並不好笑。”說完便大步而去。

那一晚,壽王李瑁大醉,破口大罵枉做人兒。

那一晚,楊玉環獨自在房內,拿出多年前她的三郎贈她的發釵,發狠向自己的脖頸處刺去,恰好被進門的婢女所搶下,發釵斷成兩半,楊玉環抱著發釵慟哭。

蘇子月穿過重重庭樓,看見那一晚,李隆基獨自在禦花園的長亭裏默默地坐了長長一夜,受盡冷風吹,隻是一味地望著多年前一個稚氣未脫的少女送給他自己親手縫繡的牡丹花錦囊,她那是說,花中之王,先生必定是人中之龍,惟有如此的花才配得上如此的先生。

開元二十八年十月。壽王府降下一道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念壽王妃賢良淑德,入門五載,與壽王琴瑟和鳴,恩愛無比,天亦動容,特賜壽王妃楊氏以“太真”道號,即刻前往驪山為竇太後祈福。欽此。’

尖尖的太監聲穿透了壽王府,也穿透了壽王的心。

“兒臣領旨。”

這一天還是來了,他不肯放過她,始終不肯,自從三年前相遇之後,李隆基就一直有意無意地傳召她入宮,她卻總是以種種借口推脫,並使人銷以書信:‘今生今世,緣盡於此’。

李瑁走過她的身邊,眼神一如這兩年來的冷冽尖酸。“哼,如你所願,夫人!”

兩行清淚從眼底溢出,自從知道了她的三郎的身份之後,她就斷了想他的念頭,一心一意地對著李瑁,李瑁卻因此心生芥蒂,這兩年來竟對她厭惡至極,從來都是惡言相向,每天都會與她細語他的父皇是如何地寵愛他的母妃以及梅妃娘娘。

“不過是與我母妃有幾分相肖,便以為自己如何?”李瑁的房中傳出狂怒的醉語。

楊玉環走到他的門前,默默站立,摸著窗門的紋路。王爺,今生是我負了你,若有來世,啊玉定不辜負。

轎子一起,風沙吹盡狂妄。

天寶四年,唐玄宗李隆基昭告天下,冊封楊玉環為貴妃,自此集三千寵愛於一身。

李隆基有些緊張地推開楊玉環的房門,在推開門之前,他已想象了千萬遍,甚至於糾結要稱她為玉兒抑或是愛妃,她會喜歡這樣的安排,他根本就不知道幾年前得知她是自己兒媳時的那種憤怒與後悔,早知她必定入帝王家,那當初就應當由自己來守護她。

甫推開門,看到的卻是一個美貌如花的女子懸於房梁之上。

“來……來人!”李隆基臉色一變立即跑向前去。

我負壽王,則是不忠。我負三郎,則是不義。吾身二嫁,則是不孝。不忠不義不孝,惟有一死了之。

一張寫滿娟秀小字的宣紙隨著房門的開放而飄向了遠方。

蘇子月站在門前的梅花樹下,突然滴下了一滴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