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鶯兒一路哭著跑開,倒不是很反感張鋒,隻不過哪有人這樣求婚的,一時又羞又氣,心下又一怕,便去找到了蔡琰。

蔡琰看見黃鶯兒也是一臉晶瑩的淚珠兒,以為張鋒也用言辭羞辱了她,當下氣憤不過:“姐姐莫哭,我們找父親給我們做主去。”

這種羞人的事哪能告訴別人?黃鶯兒隻是苦苦扯住蔡琰的袖子不肯。

蔡琰掏出一塊香噴噴的絲綢手巾擦擦鼻涕,說道:“姐姐既不願告訴張大人,這廝不過說些歪理,等我回去多看些書,回來再與他理論。”心下暗下決心,一定回家要看些《莊子》《老子》《荀子》之類的書,鬥鬥那不把她放在眼裏的小混蛋。

張鋒沒想到日後聲名大噪的蔡大家奮發讀書的原因隻是為了把他比下去,原本以為挫挫蔡琰的銳氣會讓她有所收斂,可是有些事是冥冥中早就注定的,哪是想改變就改變的了的。

自此,黃鶯兒死活也不願再去張府,如果張鋒和父親上了門,她也是在閨房裏裝病不願見客。心裏卻盼著這個說話胡天胡地的家夥,倒是主動來找她就好了,自己卻哪有臉主動出現?

張鋒自己倒忘記這件事,隻不過是一時興起,一個心理年紀三十歲的男人又怎麼真的會喜歡一個九歲不到的小丫頭?就算是也要等個幾年才是。

一日,張鋒從學舍出來,遇見同窗公孫瓚和兩個人正在門口攀談,一個麵方額寬,濃眉闊嘴,倒有幾分不怒自威的氣勢。另一人則眼尖眉淡,生得尖頭塌鼻。一比較,二人高下立判。正是袁紹和袁術兄弟倆。

公孫瓚看見張鋒,忙招呼了過來:“這兩位就是袁逢大人之侄,袁紹、袁術。”

張鋒忙上前見禮,袁紹馬上就還了一禮,袁術沒動,隻是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微微點了點頭。

果然有禮節下士之風,難怪袁紹和董卓一翻臉,跑回渤海舉兵的時候,“從者雨集”,連張鋒是誰都不知道,就中規中矩的還了一禮。

而後公孫瓚又一句話,袁術馬上也是一禮:“這位是太尉張溫之子,張鋒也。”

袁術馬上說:“原來是張太尉之子,失禮失禮。”

袁術倒不是看不起一個小童,隻是他門第觀念太重,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讓他看入眼,一聽說對方的身世,馬上就變得有禮貌了。

其實論家世,袁家比張家遠遠的要大得多,袁紹的高祖父袁安,也就是他爺爺的爺爺就是漢朝的司徒,袁安的兒子,孫子,曾孫子,也是位列三公,說到門生布天下,一點也不為過。

袁術此人少年時倒有幾分豪情,史稱“以俠義聞”,隻不過後來官大了,眼前羸弱的朝庭對割據的諸候無能為力,野心也大了。加上一慣看不起平民,成為一方霸主後橫征暴斂,有個悲涼的結局也是命中注定的。

張鋒連稱不敢。

袁紹這個時候還是比較可愛的,他從小就是曹操的好朋友,也從往來的書信中提起曹操說起打過張鋒屁股這件事,於是開玩笑說道:“你有沒有表字啊?”

“因為我年紀小,還沒有起。”

“還去不去城南欺負人啊?”

張鋒一聽,就知道袁紹知道那件事了,於是也笑著說:“不知道袁校尉還有沒有去看過別人的新娘子呢?”

原來袁紹和曹操小的時候,聽說有一家人家的新娘子長得很好看,於是頑皮的曹操就攛唆著袁紹一起去看。誰知兩人偷偷的趁別人家裏在吃酒的時候摸到新房外,被發現了,曹操二話不說就拔腳跑了,袁紹大概是穿得太講究了,衣袖被樹枝掛住了,小時候力氣又小跑不掉。曹操情急生智,大聲喊:“偷看新娘的小賊在這裏!”袁紹一聽,四世三公的後人被人捉住了做這種事那哪能還有臉?一急就奮力掙脫跑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