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放心,董卓那裏已經有了回信,他表示會完全按我們的意思辦事。”
每當有事情要商議時,張讓府裏便會有這樣一間屋,外麵由張讓的心腹守個水泄不通,裏麵肯定有九個男不男、女不女的人類。
屋裏的布置完全超過一般大臣的標準,一張秀美錦緞屏風上畫的是百鳥朝鳳圖,才是西域的貢品——盡管是好多年都沒有進貢過了。屏風前麵是一張鋪著鵝黃緞麵的上好梨木臥榻,顯然是禦賜的,否則就是謀反了。下首赫然放著十張張鋒發明的椅子,上麵坐著的八人正是十常侍,那出門就有可能被萬人所噬的趙忠、封諝、郭勝等人。
屋正中放著一個半人高的銅鼎,裏麵煙霧彌漫,這西域的香料的猛烈程度可比不得中原產的,就象逍遙居一樣的“莫再行”一樣,聞多了可是真正要醉倒下的。
可是加上榻上橫臥如一尊彌勒佛一般的張上,這九人正閉上眼,高抬著頭,似乎很享受這種讓人頭腦產生輕微幻覺,感覺自己飄飄欲仙的香味,象極了現在那些吸毒的人。
張讓的這句話,並沒有人接腔,雖然眾人都聽見了。
良久,這香料漸漸燒完,香味也漸漸淡去,神清氣爽的趙忠才問道:“可是董卓這胡人野心不小哇,如果事成之後,請神容易送神難怎麼辦呢?”
張讓拍拍了圓圓的大肚子,象七月成熟的西瓜一樣發出“嘭嘭”的聲音:“嘿嘿,很簡單,隻要讓大家都知道,何大將軍是這位董中郎將幹掉的,就行了。”
“桀桀桀……”九人一起發出會心的笑,隻是這種陰不陰陽不陽的人,中氣都跟正常人不同,聽得外麵守衛心腹們深身發抖,那感覺,好象心在被貓抓一樣……
董卓其人,按當時的說法也不是漢人,出生於殷富的陝西臨洮(注:今甘肅臨洮)地方豪強家庭。當時臨洮屬於邊遠地區,與西北少數民族羌人的居住地相鄰。董卓自小養尊處優,少年時期便形成了一種放縱任性、粗野凶狠的性格。史書載,董卓“少好俠,嚐遊羌中”,“性粗猛有謀”。董卓不僅能識文字,體魄健壯,力氣過人,還通曉武藝,騎上駿馬,能帶著兩鞋弓箭,左右馳射。他那野蠻凶狠的性格和粗壯強悍的體魄,使得當地人們都畏他三分。不僅鄉裏人不敢惹他,周邊羌人也不敢有絲毫怠慢。羌族首領豪帥為了保全自己,極力迎合趨附董卓,並且與他結為友好,以求暫時相安無事。地方豪帥們經常帶著大量的牲畜和財物前來拜望,與董卓稱兄道弟。董卓年輕的時候就常常到羌人居住的地方遊玩,依仗地主豪強的出身和富足的資產,廣泛結交豪俠義士。他十分熟悉那裏的情況,見羌人如此敬畏自己,便尋思如何來利用和控製他們,在羌人中培植和收羅親信,為自己以後的長遠發展打下基礎。於是,在野心趨使下,董卓絲毫不吝惜花費自己的家產,每當羌人豪帥來家作客,他便殺牛宰羊款待羌人豪帥,以取得他們對自己的支持和擁護。羌人一方麵畏服董卓的凶悍,一方麵感於董卓的“豪爽”,所以都歸附他,願意聽候他調遣。一次,一個羌人豪帥見董卓家的牛羊宰得所剩無幾,便從老遠的地方趕來上千頭牛,贈給董卓。由此可見,董卓當時在羌人中的影響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