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家之事於私於公全麵靠捷,張鋒又禁不住得意洋洋,但凡小人物得誌後都是這個樣子。
在家休整了幾天後,張鋒又帶著親衛一行人還有呂綺玲返回陳留報道,隻是剛剛又重修舊好的糜環是不能帶的,包括兩個小妾,青州那會畢竟是當州牧又另當別論。
待張鋒回到陳留,曹操書房裏頓時又是一文一武兩大陣營齊齊拉住張鋒,問他站在哪邊,搞得他莫名其妙。
原來,獻帝渡河後白波、楊奉、董承兵勢大衰,於是董承出主意找諸候求救,獻帝親自點名了兩人——袁紹、曹操。於是獻帝各派了一人作為天使,宣達上喻。
而文官一邊,以程、郭、劉為首,堅持要迎接獻帝,而武將則以曹洪、黃敘為主角,反對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讓人,兩邊各占一詞,分據一理,正吵得不可開交,張鋒一來,這可好了。
在扇子族裏,張鋒顯然是文官多過武將,不見接曹嵩、定計平青州,哪一樣不是未雨綢繆?一個單純的武將有這麼料敵於先機的大腦嗎?
而武將這一營更是把張鋒當成娘家人,單騎踏營、救援南武陽,不是武將是什麼?難道是你們隻靠一條爛舌頭的腐儒?別忘記了小溫候是怎麼來的!
郭嘉、曹洪各各拉住張鋒一隻胳膊,一邊嘴裏滔滔不絕的指責別方亂拉壯丁,一邊拚命往自己這邊拉,好險沒把張鋒給生撕了。
“知機,你說,要是皇帝小兒來了,我家主公還有位置麼?辛辛苦苦難道給別人做的嫁衣?”曹洪一臉憤慨,唾沫星子沾了一胡子都是。
“就是!”張鋒義正言辭的點頭。
“知機,你來得正好,當今可是劉家天下,主公如若不迎取獻帝,豈不是寒了天下人的心麼?再說有皇帝在,好處也多啊。”郭嘉不甘示弱,要比起辯才十個曹洪拍馬都追不上。細得跟柴禾似的脖頸因為激動而冒出根根如蚯蚓一般的青筋。
“對啊!”張鋒還是讚成。
“你到底站在那邊?!”曹洪、郭嘉不幹了,齊齊把張鋒胳膊一丟,哪有人這樣的,兩邊都說好。
張鋒笑吟吟的走到曹操下首站定,先施一禮,然後說道:“我當然站在主公這邊!”
樂得看好戲的曹操哈哈大笑:“知機,吾便知你定有主意,說說看,你是如何思量的。”
張鋒不緊不慢的又走回去,一邊拉著一個,把曹洪和郭嘉都拉到曹操麵前站定:“兩位說得都有理,都是為主公打算。所以我兩邊都說好,為什麼不能二者合一取其中?皇帝要迎,但是還是主公說了算!”
曹洪馬上就閉了嘴,郭嘉得意的哼了一聲,從背後摸出扇子又搖了起來。
“不管漢室如何羸弱,畢竟是姓劉的,今天下雖然分崩離析,但人心都向著漢室,所以這個皇帝我們一定要爭取過來。當然,青、兗兩州是我們將士拚死拚活打下來的,不可能劉協一來就由他作主,那我張鋒第一個不幹了。”
雖然眾人骨子裏都認同這話,不過當張鋒冒大不韙的直呼劉協的名字,還是齊聲直抽冷氣。
隻有曹操笑得更開心了。
“不管怎麼說,他畢竟是皇帝,給他必要的尊重,宮人、儀仗,不過他要是指手劃腳,我們陽奉陰違就是了,沒什麼大不了的,皇帝總共身邊就那麼幾個人,總不能把我們全殺了吧?”
“再說了,有皇帝在自己手裏,好處那是相當大……”不知不覺模仿起了宋丹丹,“出門都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咳,我們就是要告訴天下人,皇帝在這裏,我們才是擁護皇帝的,我們才是正統,正義的,這樣天下人心所向都指著我們,不是更好嗎?”
挾天子以討不臣,這個思想很多人都明白其中的好處,不過也有很多人知道裏麵的壞處。對於有野心的人來說,手上有皇帝這張牌是福也是禍,你想打誰打誰,一切都是“以皇帝的名義”,但是也成了眾矢之的,大家都盯著盼著等你這邊出事,不留神背後來個陰的,黑手,然後一擁而上,說是“清君側,討佞賊”。史上袁紹也不是開始對落魄的皇帝不感冒,後來又眼紅了,發動官渡之戰來明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