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鋒帶大隊去徐州。老曹忙得不可開交,首先是將官渡一役立功將領的名單擬好,在朝堂上求封賞,雖然都已經是他和幾個謀臣內定了的,為避落人口實,還是要做做樣子的。
張鋒終於升官了,排到了劉備的前麵成了後將軍。
原來以為最為難的就是呂綺玲的封賞,白馬一役她是立下大功的,可是因為是女子,可想而知如果讓朝庭公平承認一個女子為將有多困難。然而官渡決戰前的這一場內亂,使得朝中反對曹操的聲音大半都消失了。少數幾個人也不敢再出聲,盡管很多臣子對女子為將頗多微辭,但是當曹操舉出婦好(作品相關裏有介紹)的例子來時,就沒多大問題就通過了——商朝連王後都可以封將,為什麼現在就不可以?
針對朝庭裏許多官職都空缺的情況,曹操一月裏下了三道“求賢令”,不論出身、過往,隻要有才,就可自薦或者推薦。這使得天下無數飽讀詩書卻報國無門的士子眼前為之一亮,仿佛一盞明燈,不但許多人蜂湧而至,而且給剛剛內亂的曹氏集團又豎起一麵清明的大旗,這對民心相當有好處。
不僅如此,曹操還因為張鋒最先開始訓練士卒之法以及和荀攸、郭嘉等人多次商談後的結論,開設了中央軍院和中央書院。
軍院不用說,曹操肯定自任院長(跟黃浦軍校的蔣校長一樣的意義)。張鋒擔任名譽軍師(理解成軍事老師好啦),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報名參加軍院的條件相當嚴格。
1.曹氏集團內部子弟、以及張、糜、荀、司馬、郭、等心腹之人家族皆可參加或者推薦人參加。
2.所有軍隊中的任職人員,世代出身於兗州者可參加。
3.在軍隊中任職五年以上也可參加,這一條件合格者是免費的。
這樣一來,可在將來幾年內大大提高軍隊裏將領的軍事素質,要知道這所軍校的講師包括了曹操本人,張鋒,夏候淵等名將,還有郭嘉、劉曄、賈詡這種專門陰人的謀士。不論是長於戰或者長於謀,都可以畢業、並在曹操的軍隊中任職。
而劉姓子弟則基本上不能入院……哪怕你指天發誓說自己跟皇家血統沒一點關係。
書院也是跟以往的書院大相徑庭,這裏很少涉及到四書五經,隻是有基礎的文化課,而是教授門類分得很細的民生、商、工、農、數學等,比如農科裏的老師有專門教授種植雙季稻的。
由於觀念上的原因,絕大部分學生全是農、工、商以及寒族出身,士家大族的幾乎一個都有。而曹操將在書院裏也挑選一部分成績優異者任職中央或者丞相府,因此書院遠比軍院熱鬧得多。
商人在這處時代所體現出來的意義越來越大,就算是曹操也有降階親自迎接糜家和甄家的例子,因此大部分人都削尖了腦袋往商科裏鑽,其他科係也是一些巴望著能學成一門,被曹操看中或者能入朝為官的普通百姓的子弟,反正又不收學費的。
不管是書院還是軍院,都顛覆了以往的教育模式。每月都會有一場類似於辯論會性質的茶話會召開,任何人在會上都可以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觀點。隻要不是人身攻擊,互相找茬都是允許的。
張鋒知道教育模式不光是教就行了,如果學生隻是傻傻的聽老師教,而沒有相互間的交流,很有可能教出千篇一律的呆子,而少了學生的個性,以及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盡管當時的人還不明白這兩個詞是什麼意思。
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對於劉協的皇權統治是一點好處也沒有,可是對中華民族的好處那是大大的。至少千年後不會還有人以為地球是方的。
以至於從劉協下朝後的宮裏,到普通百姓的家裏,都在談論這兩所奇怪的學院,以及自掏腰包拿錢出來開辦學院的冤大頭——曹操和張鋒。
跟瘋子一旦接觸久了,連身邊的人都變瘋了,看曹操就是最好的例子——好象也不能這麼說,曹操發瘋,棒殺蹇碩叔叔的時候,張鋒還在穿開檔褲呢。
************************************************************孫策的軍隊比想象的還要快。
打下皖城後,吳郡傳來消息,陳登與嚴白虎餘部的密議被得悉,孫策當即要表示活捉陳登,給這個膽敢主動招惹自己的小小太守一點顏色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