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線作戰同時進行,其實曹操本人倒不操心什麼,長安有張鋒、曹仁,還有史阿都在那裏幫忙;而曹昂這邊更不用說,張遼在雁門可以牽製常山的袁軍殘餘部隊,而隻要攻下信都,整個冀州再無袁軍一分一毫的土地。
更何況現在夏候淵這陰人不知道在哪裏伏著,估計什麼時候就突然出現在袁軍腹地了。
呂布回許昌領功後,就要回並州了,進一步整合去卑的匈奴歸順勢力,並要安排漢民入朔方等匈奴勢力範圍內定居,並遷徙大量的匈奴百姓入並州與漢民雜居……這就是同化的第一步了,兩個民族也許在幾年內還是互相敵視對方,但是天天生活在一起,睜眼閉眼都是對方的人在自己麵前晃動,過個十幾年,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呢?
曹操相信總有一個,匈奴這個詞會從大家的記憶中抹去……
所謂軟刀子殺人不見血,讓匈奴慢慢的、循序漸進的,被煮成一鍋熟青蛙。
而且曹操已經準備了很多會寫字的漢民和士子,安排到匈奴人中教習漢文化,開辦書院,也許開始很難,但是總有一天,接受了漢文化的匈奴人會逐漸的融合進來。
******************************************************************這個秋天並不是很平順,扶風地震,連長安和洛陽都有震感。
青州大旱,可是比起靈、桓帝在的時候,情況要好得多。幾乎沒有人餓死,隻不過物價上漲是肯定的。雖然官糧從徐州、兗州一批批排成長行的車隊往青州運,可是整個青州的需求並不能滿足。
好在廣陵一帶的雙季稻已經發展了不少,青州海軍的戰船淪為了運輸船,日夜不停的在海上往來於青州與廣陵之間。
沒有出現暴動、瘟疫,曹操治下的百姓感慨萬千,要是換成以前,旱災就是餓殍遍野的代名詞,可是現在除了每天都是吃粥外,跟以前的生活並沒有太大改變。
每日進入青州境內的那連成一條看不到邊的運糧車隊就是他們底氣的來源,不用錢,每個災民都可以領到每天定額的口糧,逃難在外的流民則有專門的施粥棚。
不過對於韓遂來說,這些事情都不關他的事,他隻要留心自己的領地不再有人逃跑就是了。其實該跑的都跑了,剩下的都是些自己的嫡係部隊,堂堂金城韓遂手中的人馬頭一次連十萬都不到,而且士氣低糜。
在他病重的這段日子,還好有閻行可以幫忙打點一切,這讓他放心不少,安心養病就行了。
可是到秋收之後,他就再也躺不下去了,一旦收完糧,那肯定就是張鋒的舉兵之日!
雖然剛剛秋收不久,可是韓遂身上披著兩條厚厚的毛毯,臉色臘黃得象是金城裏那土黃色的城牆一樣,頭上係著一條布條,象是隨時準備斷氣一樣躺在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