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節(1 / 2)

(今天查了查,蔡瑁居然跟張鋒還是親戚,蔡瑁的老子把妹妹嫁給了張溫,那麼蔡瑁還是張鋒的表兄?)

十萬人對三萬不到,不論怎麼說這是一個無法忽略的優勢。

黑壓壓的一片人馬從頭到尾看不見陣形的盡頭,旌旗飄揚,刀槍遮天蔽日,望著自己這一方整齊的幾乎占據了整個天地之間的龐大隊伍,蔡瑁禁不住雄心勃發起來。

隻要打敗了孫家,再促成和北麵曹操的聯盟,加上妹妹計劃的實施,整個荊州還不是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中麼?

麵前看起來不堪一擊的江東軍,在已經神采飛揚的蔡瑁眼中簡直就是紙做的,隻要自己口一開,全軍一個衝鋒過去,恐怕就要灰飛煙滅了吧?

蔡瑁領中軍,兩個族弟蔡中、蔡和分別領左軍和右軍,侄子張允領後軍,以防萬一。

“傳令下去,領左、右軍出擊!”

鼓聲大作,中軍裏一字排開的大鼓被赤膊腰粗的大漢擂得如轟雷一般發出沉悶的巨響,十幾個傳令兵騎著馬舉著代表進攻的令旗,嘴裏吹著牛角號,來來回回的在兩翼馳騁。

隨著進兵命令的發出,左右兩軍尤如兩隻蟄伏已久的巨獸,緩緩的動了。

騎軍在前,步軍小跑在後,再就是弓箭手、刀盾兵、長槍兵組成的混合陣營。江夏城雖然在長江之南,但是卻三麵環水,合適進兵的地形並不多,如果蔡瑁軍得勢,那麼江東軍除了從東麵撤退就是全軍覆滅。

看似已經在顫抖的江軍也沒有坐以待斃,很快由兩支人馬一左一右的分別迎向了蔡中和蔡和,其餘人繼續保持警戒,以防江夏城在這個時候出兵,內外夾擊把江東軍給包了餃子。

領軍的分別是蔣欽和黃蓋。

黃蓋是親曆江東三代,對於孫家是不用說的忠心耿耿,早就矢誌報當年孫堅慘死之仇的老將帶著八千餘人猛攻蔡瑁軍左翼,絲毫不把對方兩萬人放在眼中。

蔣欽也不甘示弱,親自一馬當先,率著右翼人馬衝進蔡和部,兩軍如兩波洶湧的浪頭,轟然撞在一起。

江東軍雖勇,卻人數少;而蔡瑁軍雖弱,人數卻多得多,蔡中、蔡和都有自知之明,知道不是能衝鋒陷陣的勇將,於是都於陣後指揮,在逐漸抵擋住江東軍第一波攻勢後,開始慢慢把江東軍合圍,蠶食起來,局勢慢慢向蔡瑁軍傾斜。

江東孫家雖然發展勢頭很快,良將也不少,但是底蘊是無法和富庶的荊州相比的,這些來兩方一直爭鬥不斷,但是都沒討到什麼太大便宜,江東人少地廣,荊州卻有著充足的後勤支持,因此劉表一直沒有把孫家看作什麼心腹之患。

再說最叫劉表害怕的孫策也死了,毛都沒長全就急吼吼喊著報仇的孫權,又怎麼成什麼大事?

程普一看形勢不利,忙下令撤軍,這時江東軍的陣式倒快,蔣欽和黃蓋從重圍著殺出一條血路帶著人就跑了。

蔡瑁得勢不饒人,趁機占了江東大營,一看裏麵還有些來不及搬走的糧草輜重。

而退卻了的江東軍並沒有撤退的打算,離蔡瑁軍五十裏又下了一寨,看樣子是不太服氣了。

“如此軍力,也敢螳臂當車麼?”蔡瑁在城頭上遠遠的看著江東軍吭哧吭哧的砍樹造營,心中冷笑。

原本蔡瑁還準備接受一下黃祖的感激之情,怎麼說自己也是率軍來援,誰知道隨便一個將佐跑來告訴他,黃祖病傷在身,實在不能前來,這讓準備好了在黃祖麵前顯擺一下的蔡瑁實在有些憋氣。

“今日大勝,來日繼續進兵,將孫家小兒徹底趕出江夏!”

夜間蔡瑁在主帥帳裏與眾將飲酒論功,大放厥詞道。

來的幾人不是親戚就是心腹,言談間也沒什麼顧忌。

“德珪兄,謹防有詐啊,雖然今日得勝不似有詭,但為何江東軍見我大軍已到,卻不退還另下一寨,莫非另有所圖?”

張允卻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提出自己的疑惑。

“德容多心了,料是孫權小兒心中不服,令將士非拿下江夏不可,再說料他兩萬餘人,今日又折了一陣,如何能是我十萬大軍對手?來來,滿飲此杯!”

蔡中蔡和自然不會掃蔡瑁的興,開始歌功頌德起來,紛紛雲江東此許跳梁小醜,如何是兄長對手之類的話,聽得蔡瑁大為愜意,對江東軍愈發看輕起來。

料想中,江東軍折了一陣會在夜裏來找些麻煩,誰知道卻是風平浪靜,一夜好眠,待到親兵報江東軍溺戰時,蔡瑁還在酣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