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節(1 / 2)

(不好意思,又遲了幾天,好在世界杯也快完了,唉,阿根廷打的好象是假球吧?後衛根本不動的)

曹軍潮水般的進軍,來得比剛才退得還快。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一片白色——那是曹軍新發放下來的毛皮棉襖,遠遠的就象是一片會移動的雪地。

若不是還在燃燒的軍營阻擋了曹軍的步伐,或許曹軍就不用以如此密集的隊形以蚯蚓般的方式擠過軍營前段,也給江東軍的布防和撤兵爭取了點時間。

旌旗遮天,刀槍蔽日,在隆隆戰鼓中前進的曹軍給心驚膽戰的江東軍的感覺就象是雪崩那種毀滅一切的氣勢——如果江南能見到雪崩的話。

除了已經決心赴死的淩統、蔣欽的防線還算是穩定,那些本來就要撤走的江東軍反而開始亂了起來。已經上了船的士兵覺得同胞們還在源源不斷的上船,耽誤了自己的逃命時間,更是讓本不能負荷太重的小船搖搖欲翻;而那些還沒上船正焦急的等著前麵有兄弟快點給自己留出一點空間來上船,已經在不安和恐懼的心理壓力下大聲罵了起來,人的負麵情緒爆發在這一刻展露無遺。

先是幾個人在咒罵、報怨,然後這種如瘟疫般的情緒迅速滋生開來,雖然不斷有小舟得以離開江岸,繞過如烈火長城般的火船準備回柴桑去,但是大部分還在岸上的人已經在炸營的邊緣了。

程普一見勢頭不妙,如果放任這種情緒,不等曹軍的刀劍砍到身上,江東軍就要躺下一大部分人。炸營中的士兵處於極度恐懼與極度嗜血的狀態中,根本聽不進任何命令。

“督戰隊何在!若有哄搶船隻,擾亂軍紀,大聲漫罵,不聽號令者,盡斬之!”

原本督戰的隻是周瑜的部下,現在加上程普的親兵,兩夥人一起用數十個人頭鎮懾住了亂哄哄的大部分人馬,這才使撤退工作得以效率的實施。

最先撤退的是丁奉,倒不是因為他怕死,而是程普給了他一個艱巨的任務——不惜任何代價一定要追上那隻偷偷溜走的曹軍,以防柴桑城不保。

初生的牛犢一般都血氣方剛的很,悍不畏死,相反是那些多年的老將才有可能在這種關頭產生一種畏戰情緒,再說江東軍的素養確實比不上曹軍。

那可是用軍功和軍紀雙重調教下的產物。

“給我狠狠的殺!這幫可惡的狗崽子們,好不容易造的幾十條船就這麼白白燒沒了。”

令人吃驚的是,顯得對江東軍最為深惡痛絕的居然不是曹軍中那些悍將,而是蔡瑁!

作為水師營寨的建設者和戰船的設計“總監”,一心想抱緊曹*大腿的蔡瑁先後兩次被江東軍燒了自己辛辛苦苦才造好的船,心裏如何不憋氣?

早先見大船火起,陸上曹軍又後退,蔡瑁原本慌不擇路,想逃到後軍之中,若不是樂進這個殺神惡狠狠的盯著他,恐怕他早就幹了換上士兵衣服妝成小兵逃跑之類的熟事。

現在形勢大變,曹軍一下從獵物變成了獵人,於是蔡大將軍神氣活現的從後軍中盔甲鮮亮的跳了出來,趾高氣揚的指揮收編不久的荊州降軍率先朝江東軍的防線攻去。

再說荊州與江東本來就是世仇。兩邊從孫堅身死一直打到現在,誰也不能奈何誰,荊州軍怵曹軍,可是真的沒把江東軍放在眼裏,兩邊是半斤八兩。

可是這次不同,蔣欽和淩統兩位將軍一老一少,鐵了心要死守江邊,不讓曹軍越雷池一步。荊州降軍盡管聲勢浩大,狠狠的撞進江東軍中,可是江東軍在主帥的帶領下並不後退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