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神將呂奉先(1 / 2)

那日華雄被斬,董卓聽聞後大怒,聽了李儒的建議,誅殺了太傅袁愧一家。家中不分老幼,盡數誅絕。

董卓令李傕、郭汜率軍五十萬,把守汜水關,並將袁愧首級懸掛在汜水關前。

而董卓他自己率軍一百五十萬,同李儒、呂布、樊稠、張濟等守虎牢關。董卓給呂布十萬大軍,在虎牢關下安營紮寨,自己坐鎮關上。

當袁紹聽聞袁愧一家滅門的消息後,頓時悲呼:“董卓老賊,殺我叔父一家,定將其千刀萬剮!”

董卓人馬眾多,袁紹連忙召集各路諸侯商議。

眾人分座完畢,雄霸等人也再次列席,玄玉依舊坐在袁術身旁,袁紹大致講了一遍情報後,袁術當即怒道:“董卓老賊,安敢動我世家之人?”

“我叔父袁愧無怨被害,董卓老賊濫殺無辜,倒行逆施,天下人共擊之!”袁紹悲憤的說道。

袁紹雖是袁氏世家的庶子,但是袁紹與袁愧之間的感情卻是很深厚的。而袁術身為袁家嫡子,他更注重家族威勢。

袁紹悲歎道:“當初我入朝為官,後來董卓老賊篡權專政,我等反出洛陽之時,曾經勸過叔父,讓他莫要逗留,可是叔父卻要留在洛陽為漢王盡忠。我想禍不及家人,也就沒有強求,可是,董卓老賊不行人道,不尊天意,當真不為人族、欺宗妄祖啊!”說著說著,袁紹竟然慢慢地嚎啕大哭了起來。

袁術的麵色也極為難看:“哼,董卓欺我世家,定當以血嚐血!”

玄玉也在一旁應和道:“董卓不識大禮,倒行逆施,我等必除之!”袁術深以為然,玄玉繼續說道:“如今董卓兵分兩路,汜水關擋我軍去路,虎牢關欲切斷我軍中軍,玉以為,我等可分兵應敵!”

各路諸侯紛紛點頭,而曹操、孫堅之流,在看向玄玉的眼神中則多了一絲慎重。

見諸侯沒有異議,袁紹擦拭一下一下後,當即令王匡、孔融、喬冒、鮑信、袁遺、張揚、陶謙、公孫瓚、皇甫嵩九路人馬以及各門江湖人士,前往虎牢關。

玄玉一聽,沒有自己,當即說道:“白某也願前往虎牢關!”

一旁的袁術勸道:“白公子久居世家,恐怕不適應戰場,還是與術都運糧草的好!”

玄玉哪裏肯?

虎牢關前三英戰呂布,那為劉備三兄弟刷了多少威望?

玄玉哪能錯過呢!

若想在大漢立足,那聲望是不可少的。想要某得大漢天下,那不可忽視的便是大漢民心,而民心所向,除了出身門第之外,最重要的便是聲望了!

如今玄玉雖然成功的杜撰了一個隱世世家的身份,但僅僅這樣想與諸雄爭鋒,那還差的遠!

玄玉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刷聲望,然後引天下英雄來投。

不然,就算是你遇見一個絕世猛將或者良辰謀士,人家沒聽說過你,也不會認你為主公的!

當初,要不是因為玄玉救了趙雲母親,那趙雲怎麼也不會投到玄玉旗下的。

見玄玉一再堅持,袁紹也沒多說,反而撥給了玄玉兩萬兵馬,袁術又借他五萬,加上他的三萬新兵,也堪堪湊到了十萬人馬!

“你我同為世家子弟,本應互相幫扶!”袁術笑道。

各路諸侯領兵前去,河內太守王匡先到,呂布引三萬鐵騎飛馬來應。

王匡將軍擺出軍陣,壓住陣腳,勒馬望去,見呂布出陣。王匡回頭問道:“誰敢出戰?”王匡身後一將應聲而出,王匡一看,乃是河內名將方銳。

方悅縱馬向前,兩馬相交,不出五回合,便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呂布振臂一呼,率軍衝殺過來,王匡大驚,不敵敗走,呂布左右衝殺、如入無人之境,王匡軍中死傷眾多。辛虧喬冒、袁遺、張揚三路諸侯趕到,又廝殺了一陣,呂布才領兵退去。

三萬鐵騎,殺的四路諸侯潰不成軍!

其餘六路人馬趕到後,剛紮下營寨不久,幾路諸侯正在商議,便有飛馬來報:“呂布引兵搦戰!”

十路人馬,一齊出動,列為十方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