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也稱重午、浴蘭節、夏節、天中節、地臘等。端午節在我國已延續了幾千年,每到這一天,人們都喜歡吃粽子、飲雄黃酒、賽龍舟、掛菖蒲、熏艾枝……我國一直有這麼一個傳說:楚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挨,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著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
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自此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就以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風俗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20世紀40年代,中國文學家協會還把五月初五定為“詩人節”。
由於屈原的偉大人格和自殺殉國的事跡讓每一個中國人為之動容,所以大家都願意用這一天來紀念屈原,形成一個很好的傳統。但是,端午節的習俗不是起源於紀念屈原。端午的習俗在屈原投江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南北朝梁的文人宗懍在他的筆記《荊楚歲時記》中就指出:競波是“東吳之俗,不關屈平也”。
端午的來曆可以追溯到周代。周代忌諱“五”字。民間認為五月是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蠍子、蜥蜴和癩蛤蟆。此月多災多難,甚至生孩子都會夭折,因此必須采取各種方法來避五毒之害。端午節劃龍舟就是古代人驅邪避疫一類的宗教活動。仔細想想,粽子的主要原料糯米、雄黃酒、菖蒲、艾葉等其實都是古代的辟邪之物。《山堂肆考·宮集》卷十一記載:古人“端午以艾為虎形,或剪彩為虎,核艾葉以戴之”。這種艾做的老虎,古人叫“艾虎”。佩戴艾虎,就是希望借老虎的神威來驅邪避疫。在這天吃煮熟的大蒜也有避疫的意思。
這些舉動實質上是來源於古代人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的經驗總結。他們發覺,農曆五月時序已交夏令,蚊蠅滋生,百蟲出洞。人的身體很容易受到毒蟲的侵害,所以想出這些辦法來祛毒除病、防身健體。雄黃是一種礦物,中醫用為解毒、殺蟲藥;蒜頭含有大蒜素,具有殺菌、抗滴蟲作用,中醫一直用蒜作為散寒化濕、殺蟲解毒藥;菖蒲和艾枝也都有驅蟲作用。
隨著時間的流逝,端午作為一個節日固定下來了。可見,在端午節的形成過程中,各時、各地都會產生各種習俗,並賦予它不同的意義。除了有端午紀念屈原之說,還有紀念伍子胥、紀念孝女曹娥救父投江、紀念介子推等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