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第一個泰山封禪的帝王(1 / 1)

封禪大典是古代帝王在泰山舉行的祭祀天神和地神的重要儀式。其儀式包括“封”和“禪”兩部分。所謂“封”就是在泰山之頂聚土築圓台以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標示功歸於天;所謂“禪”就是在泰山之下的小山丘上積土築方壇以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報福廣恩厚。

這種禮儀隻有曆代帝王才能執行,但如此神聖而重要的祭祀典禮是從哪一代君王開始的呢?目前來說,人們普遍接受的觀點是秦始皇是泰山封禪的第一人。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便召集齊、魯的儒生博士七十餘人到泰山下,商議舉行封禪典禮,以示自己當上皇帝是天子,受命於天。然而儒生們提出的典禮方式各不相同,難以施行。於是秦始皇借用原來秦國祭祀雍上帝的禮製,自己製定禮製封泰山、禪梁父,刻石稱頌自己的豐功偉績。這也是現在我們所知道的封禪大典的禮製。

然而有人提出了質疑,說秦代以前就已經有七十二位帝王在泰山進行封禪活動了,這也是所謂的“七十二家”說。司馬遷的《史記·封禪書》中有這樣一段話:“齊桓公既霸,會諸侯於蔡丘,而欲封禪。管仲曰:古者封禪泰山禪梁父者七十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禪泰山,禪雲雲;伏羲封泰山,禪雲雲;神農封泰山,禪雲雲;炎帝封泰山,禪雲雲;黃帝封泰山,禪雲雲;顓頊封泰山,禪雲雲;帝嚳封泰山,禪雲雲;堯封泰山,禪雲雲;舜封泰山,禪雲雲;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雲雲;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禪。”

從管仲和齊桓公的對話中可以看出,至少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封禪這種儀式。但是南宋馬端臨卻認為“詩書所不載,非事實”,更直斥“七十二家”封禪之說是“陋儒之見”。然司馬遷的說法真的是“陋儒之見”嗎?

《封禪書》對司馬遷來說具有特殊意義。司馬遷的父親在漢武帝時是太史令,但卻因病未能隨漢武帝泰山封禪,這是他父親一生的遺憾,因此臨終之前才悲歎:“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餘不得從行,是命也夫,命也夫!”父親的遺憾令司馬遷刻骨銘心,所以他在搜集史料和撰寫封禪著述上應該是持認真的態度。

但是司馬遷的《封禪書》也沒有能夠解決誰是第一個泰山封禪的帝王這一問題,因為此書開篇就寫到“厥曠遠者千有餘載,近者數百載,故其儀厥然堙滅,其詳不可得而記聞雲”,也就是對於封禪起源,司馬遷也不能作出清晰的描述。

雖然泰山封禪起於何朝何人很難考證,但是目前我們所知道的封禪禮製是從秦始皇時開始的。隨後這一祭祀儀式便成為帝王的曠世大典,至唐宋時封禪儀禮已經十分完備。到宋真宗之後,帝王來泰山隻舉行祭祀儀式,不再進行封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