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福建省武夷山九曲溪兩岸的山崖峭壁上,有十餘處古老的懸棺遺跡。
同天葬、水葬一樣,懸棺葬是一種古老的喪葬形式。葬址一般選擇在臨江麵水的高崖絕壁上,棺木被放置在距水麵數十至數百米的洞穴中,有些則是直接放在懸空的木樁上麵。經過測定,棺木年代最古老的距今已有三千多年。
武夷山有“懸棺數千”,為什麼要把它高放在懸崖絕壁之上?
有人認為這是為了表達後人對死者的虔敬,“彌高者以為至孝”,放置得越高就越吉利、越吉祥;有的認為是部落酋長為了顯示身份、顯示勢力、顯示與眾不同的一種方式,其中也有子民們臣服的意識;有人以為這是為了保護尊者的遺體不受野獸的侵擾,以保佑亡靈平安無恙,從而更好地庇佑後人;有人以為這是古人山嶽崇拜意識的體現,是為了使亡者的幽靈更便捷地升入天國。
最近又有人提出一種觀點,認為當時的九曲溪一帶水位比較高,古人將死者放入木棺船中,讓其在水中漂浮,然後直接劃進石縫裏。明代文人張於壘曾提出:“當是爾時溪流浩蕩與峰等,船擱石隙,及蓬萊清淺,頓爾相失……”即認為當時的武夷精舍處於水澤之中。可是根據地質研究,這種地貌變化的過程至少要千百萬年,又怎麼能在三四千年內完成?
不管後人怎樣猜測,在學術界沒有定論前,這還是個令人絞盡腦汁的難解之謎。那麼,重達數百公斤的棺木是如何安放在懸空的絕壁上的?
有人根據明代的記載,加上棺木棺蓋首尾兩端鑿有穿繩用的方孔,提出可能是從岩頂將棺木懸吊垂下至洞穴,將棺柩移入的。如唐以前的五溪蠻,於“臨江高山半肋,鑿龕以葬之,自山上懸索下柩”。但三四千年前人類還未發明使用轆轤等機械,船棺的長就有近五米,形體巨大,難以控製,有的岩石突出,可能會將船棺撞毀,而且有的山峰根本就無法攀登。
是否可能架棧道將船棺移入?武夷山自古就有許多飛閣棧道的記載,雖然架設棧道的工程量浩大,但武夷懸崖多是單獨成峰,突兀峭拔,無緩坡可供架設。有人發現在某些峭壁間似有插孔為棧的痕跡,但考古工作者利用現代化工具在白岩考察二號船棺時,曾仔細觀察過,白岩峭壁間絕無棧道痕跡。
是否可能用搭設台架的方法升置船棺?在廣西有這樣的例子:“土酋威尊無上,殫民之力,築土為台,運棺其中,事後台卸土撤,而棺乃獨立岩際。”姑且不論搭設三五十米的台架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而四曲大藏峰之金雞洞,下臨四十米的巨潭,水流洄洑,台架又何處可搭呢?
也有人提出可能使用提升式的方法。曾經有研究者在貴溪嚐試過用這種方法吊裝船棺,卻也不得不使用機械,甚至還使用了潤滑油,才終於完成這個試驗。他們是以春秋、戰國時期的科技條件為基礎設計,而且一般來說,山頂到山穀底常有一二百米之高,依當時的技術條件,在複雜的峰岩洞壑中,僅用繩子牽拽,是無法完成船棺安置的。
有人又在此基礎上提出,是否可能讓人先進入洞中,然後再由數人合力設法將船棺拉進洞?這相比於提升式,大約可減少一半的距離,就操作來說,也便捷多了。但是武夷山的山洞,小的僅隻能容一具船棺而已,有的甚至隻能容下半個──剩下的半個常常懸在半空,這樣的洞穴怎能容幾個人?一兩個人能將這龐然大物提升幾十米而移入洞穴中?
對於棺木是如何被放置在懸崖絕壁上這個問題,人們各抒己見,至今還在力圖互相說服。而四千年前的武夷族先人早已悄悄把棺木高放在懸崖峭壁之上了,留下這個令一代又一代後人絞盡腦汁的難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