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八烏龜”怎麼得罪了中國人?(1 / 1)

“戊戌變法”時期,誌士王照就漢語拚音化問題與當時有名的快嘴先生吳敬恒發生爭執。王照雖然並不口拙,但與吳敬恒的嬉笑怒罵尖酸刻薄比起來,隻有挨說的份兒,於是心中一著急,就罵了句“王八蛋”。誰知吳敬恒眉開眼笑,眼珠一轉,笑嘻嘻地道:“鄙人不姓王!”一句話就叫王照啞口無言,自己給自己虧吃。從此以後,“王八蛋”的罵語就傳遍了大江南北。

其實,用“王八”作為罵語古已有之。最早用“王八”罵人的,當是五代十國的前蜀國。相傳前蜀國有一人名為王建,年輕時乃是個無賴之徒,專門從事偷驢、宰牛、販賣私鹽的勾當。由於王建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八,所以同鄉人都叫他“賊王八”。後來人們就以王八來罵人。

另有一種說法認為,王八應作“亡八”或“忘八”。“八”指代“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忘此八者,無恥之徒,諧音也就是“王八”了。

不管“王八”一詞的來源出自哪裏,可以見得的是此語不是好話,乃用來折損別人顏麵的詞彙,但與烏龜這種動物並沒有關係,不過“王八蛋”作為罵人的話,卻是與烏龜有關,與“王八”無關了。

究竟烏龜哪裏得罪了中國人?這要從烏龜為什麼被稱為“王八”開始說起。古人在畫龜時,由於烏龜殼的紋比較複雜,不易勾勒,所以采用畫橫豎來表示,這些線條剛好形成一個“王”字。加之畫者描繪龜腳呈“八”字形狀,於是人們便以“王八”作為烏龜的別稱。

在中國傳統圖騰當中,四方北圖騰為玄武,乃烏龜與蛇的結合體,因而烏龜與蛇生下的蛋便被稱為“王八蛋”。俚俗認為,男女雙方是為夫妻,女方如果偷情有孕,就像烏龜不與烏龜生蛋,而與蛇結合一樣,女子生下來的孩子就被叫做“小王八蛋”,戴綠帽子的男子就被戲謔地成為“王八”。

其實圖騰為圖騰、王八是王八、烏龜叫烏龜,與俚俗的罵語本來無關,隻是人們牽強附會,才硬是將三者拉到一塊兒,把烏龜連累一番,不得不作為罵人的動物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