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研發策略:“田忌賽馬”(5)(1 / 3)

1994年之後,由於呂譚平的失誤,香港聯想連續兩年虧損。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聯想選擇京港整合,將北京聯想的資產注入香港聯想,成立聯想集團。整合本身並不複雜,問題的關鍵在於需要呂譚平和另外一位合夥人吳禮益出局。

呂譚平和柳傳誌私交極好,兩人既有創業之情,也算得上患難之交。

呂譚平雖然是個名副其實的商人,但極重義氣。聯想創業早期,做的是IBM PC代理業務。那時候,香港的中間商通常要拿15%的代理費,但柳傳誌從呂譚平手裏拿了500台電腦的代理權,隻給了5%的代理費,呂譚平絲毫沒有計較。後來,柳傳誌又和呂譚平做過一單50台兼容機的生意,因為聯想方麵換貨,呂譚平虧了幾十萬港元,但呂譚平在聯想提出要求後,沒有絲毫猶豫。正是因為呂譚平這種性格,柳傳誌才會在成立合資公司時選擇他。

香港聯想剛創立的時候,艱苦的程度並不比北京聯想創業的時候低,但呂譚平從來沒有任何怨言。作為香港聯想的一把手,呂譚平全身心投入到香港聯想的經營中,並曾在北京聯想身處困境時出過大力。

柳傳誌也是一位重感情的人,像呂譚平這樣的人,沒有人不願意將其當做朋友。但做企業不是交朋友,當朋友情誼和企業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理性的經營者肯定會以公司利益為重。

當時,如何安排呂譚平,也讓柳傳誌極為撓頭。但在意識到呂譚平的確已經不適應聯想的工作後,柳傳誌坦誠地向呂譚平表示希望他離開,並未為了呂譚平的麵子或者維護雙方的情誼而妥協。

“這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多年以後回顧,柳傳誌依然對此難以釋懷。

呂譚平其實不想離開聯想,但他相信柳傳誌的為人,事後也曾表示,他相信柳傳誌的真誠,相信柳傳誌是為了公司,而不是為了個人利益。

應該說這是兩個理性的人,通過理性的方式解決了聯想發展史上的一道難題,而這種理性就是建立在“公司為重”的信念上。

主動承擔

中國文化崇尚謙遜,不提倡展現自我和主動出擊。但在聯想文化中,一直提倡主動精神。在新的聯想文化體係中,要求員工能對公司的事情主動承擔、主動負責,能以主動滿足客戶需求為第一要任,並以之影響他人。

王曉岩曾說過,富有追求精神的聯想幹部應該做到兩條:一是要主動接受任務,當公司交給一項任務,尤其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時,要有一種知難而上的精神,不推諉。二是要主動承擔責任。當公司根據需要,讓員工從業務熟悉的領導崗位,換到一個業務非常不熟悉的領導崗位,而且具有很大的風險的時候,員工要能夠顧全公司的整體利益,敢於挑重擔、承擔責任。

其實,王曉岩就是聯想主動承擔責任的代表人物。當年,聯想實施ERP工程的時候,最初是由朱立南牽頭,柳傳誌夫人龔國興具體負責實施。在實施ERP之前的高層研討會上,柳傳誌曾說過: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事實上,ERP工程的確是一項難度極大的項目,因為需要變動組織架構和權力格局,會讓很多既得利益者感到痛苦和不安。

聯想高層對此其實心知肚明,在聯想檔案中就記載著這樣一段話:“ERP要改變人們習慣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一些部門、崗位的職責、權力等都有可能需要調整,而這種調整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非常劇烈的,因為這種調整可能會與部門的利益、個人的利益相碰撞,因此會遭到習慣性的天然的反抗。如何解決呢?我們必須以大局為重。”

ERP工程啟動後,龔國興興高采烈地開始投入工作。然而,幾個月過去了,公司內部連一點ERP的影子都看不到,有的人是陽奉陰違,更多的人則是不予理會。龔國興最後向朱立南哭訴:“我不幹了!”

問題是顯而易見的,根源也不難找出,但如何解決,包括柳傳誌和朱立南在內,都沒有更好的方法。最後,朱立南想到了王曉岩。王曉岩當時是楊元慶的左膀右臂,在聯想內部素有“女強人”之稱,是一位敢想敢幹敢衝的人物。

朱立南知道楊元慶肯定不願意讓王曉岩離開自己,為此還特意請楊元慶吃了一頓他愛吃的安徽菜。

王曉岩當時對ERP並不感興趣,此前的項目設施,她也和其他人一樣置身事外。當朱立南找到她的時候,她也意識到了風險,但就像她自己所言的,要敢於承擔責任。或許是性格使然,麵對壓力和挑戰,她痛快地答應了朱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