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在絕大多數人的固定思維裏,那些好吃健康養生的健康食品總是沒那麼好吃,無添加的蔬果汁多數沒有加工食品那麼香甜,全麥麵包口感粗糙,味道寡淡,論口感完全無法和那些添加了大量油糖的蛋糕相提並論。
不健康的食品似乎總是特別美味,很多被稱為“垃圾食品”的東西卻很容易讓人上癮。
重油、重糖、重鹽的食品總是比所謂的健康食品更能勾起食欲。
能讓你心心念念的絕對不會是什麼營養豐富,健康輕盈的蔬菜色拉,也不會是少鹽寡油但蛋白質豐富的白煮雞胸肉。
對絕大多數華夏人來說,能讓人沉迷的食物好像多半都不那麼健康:
譬如一到夏天就紅遍大江南北的麻辣小龍蝦,人一天最多攝入6克鹽、25克的油,光半份小龍蝦用的油鹽就遠遠超過這個健康用量了,但是誰在意呢?因為它美味。
琳琅滿目的飲料、奶茶這種就更別提了,往往喝上個一杯,你一天所需要糖攝入量就全用完了,過多的糖的攝入隻會造成身體的負擔。但是喝的時候,誰又會去想那些掃興的事情呢?
當然理智和情感的交鋒也不總是情感占據上風,也有很多人更看重健康。有沒有一種魚與熊掌兼得的選擇呢?在享受美味的同時,能攝入一些富含營養的東西,至少不能對身體造成負擔吧?
於是市場上出現了許多貌似既健康又好吃的東西,但這也無非是商業上的障眼法而已。
酸甜可口的酸奶,有益生菌的加持,似乎吃了會對腸胃健康有利。但是,沒有人注意過配料表上的糖的含量早就超過了人體的需求。水果味的麥片其實也是重油重糖的高負擔食品,而許多打著“非油炸”口號的膨化食品,其實在製作中早就把大量的油混合到原材料中了,就算它不通過油炸這種加工手法,最後成品的含油量很多比單純油炸食品還多。
但文字餐廳這款健康薯條可真算得上是薯條中的一朵奇葩了,百分百不油炸,隻是刷了一層薄薄的橄欖油,完全通過烘烤完成。
但是在通常情況下,烘烤的成品吃起來比起油炸品總是會少了點感覺,尤其是沒有油炸物特有的那種外酥裏嫩的口感。
因為油的沸點非常高,它能讓食物的表麵溫度瞬間升高,水分汽化,在食物的表麵形成一層酥脆的硬殼,並產生焦糖化反應,產生一種油炸食品特有的香味和口感。而食材的內部因為外層的水分汽化層向內遷移,隻要不炸過頭,內側往往會比用其他烹飪手法更加鮮嫩多汁。
雖然現在有了所謂的空氣炸鍋,這個做法其實也算用烘烤來代替油炸,通過快速循環熱空氣來起到讓食物表麵溫度迅速升溫的作用。這算是一種折中的做法,相對於傳統油炸少用了很多油,的確更健康,口味上也比較接近油炸的效果,但也隻是接近而已。對真的味覺靈敏又挑剔的吃貨來說,空氣炸鍋炸出來的東西實在是有些不倫不類。
常照文這款薯條很不一般,雖然隻是塗了一層薄油,但是表層卻格外的金黃酥脆,更妙得是一口咬下去絲毫沒有油炸食品那種微微的油膩感,反而是格外的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