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中國與美日之間關係”的性質轉變及其應對策略(1 / 3)

美國對華的戰略圍剿開始進入收網階段。2012年9月中旬美國國防部長訪華並沒有充當中日釣魚島衝突的調停者角色,而是借此機會進一步強調日美防務體係的重要性,同時在行動上進一步加強與日本的軍事合作。這並非美國一時衝動,而是美國全球戰略上深思熟慮的安排。

(一)中美關係正在從“利益一致”走向“利益衝突”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蘇聯的解體,反恐戰爭的結束,伊拉克和阿富汗軍事布局的完成,中國經濟體的崛起,人民幣開始試圖挑戰美元等一係列原因,已經導致中美之間由“利益一致”演變為“利益衝突”。成熟老練的美國利益集團最早意識到這種衝突的趨勢並開始了行動:美國開始將全球戰略圍剿重點和軍事打擊目標鎖定在中國,美國政府時刻準備著利用“彙率操縱國”的名義對中國的出口商品課以重稅。中國必須意識到敵人來了,“中—美關係”的性質正在轉變。

如果說英國是美國布置在大西洋彼岸應對歐洲挑戰的橋頭堡的話,那麼日本則是美國部署在太平洋西岸應對中國崛起的馬前卒。日本對中國釣魚島實行“國有化”是美日協商、美國支持的結果,而日本右翼的囂張表演無非是好萊塢鬧劇的政治版本。美國才是背後的總導演。中國不應該對美國的調停者角色抱任何幻想。

輕敵可怕,“無敵”更可怕。“無敵”就是沒有意識到敵人的存在。老子說:“無敵幾喪吾寶。”國際舞台上的敵友關係因時空的變化而轉化。長期以來,我們一直生活在“無敵”的幻覺中,但美國的戰略東移和釣魚島事件敲碎了我們的幻想。

在當前的國際舞台上,我們需要對“中—美日關係”進行與時俱進的重新定性。第一,在我國釣魚島被日本政府“國有化”之後,日本不再是友邦,而是敵國,是侵略者;第二,日本是中國直接的敵人,而美國是中國的最終敵人。在這種新的國際格局中,中國對外政策和對內政策必須進行重新調整以適應變化、追求主動、把握先機、防患於未然。

(二)中國應對美日攻勢的主要原則

製定中美(日)博弈的主要對策應該遵循以下四項原則。第一,要有策略地把不利的國際環境轉變為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第二,要有策略地借力使力,化被動為主動,直取美國和日本的要害;第三,策略要成體係,而策略體係必須做到陰陽平衡和攻守平衡;第四,伐謀階段要保密,行動階段要快速。

麵對日本的進攻,中國應該以采取借題發揮、順水推舟的策略,以主動的、立體的、全麵的進攻應對日本對中國領土的挑戰,把日本的侵略念頭消滅於搖籃裏。在中國與美日的國際角逐中,中國應該集中優勢力量,打掉美國西太平洋的橋頭堡——日本的囂張氣焰。

麵對美國的圍剿,中國應該以防禦策略為主,避免挑戰美國的全球核心利益,避免與美國產生正麵的、直接的衝突。這意味著中國對美策略不是謀求攻擊美國並奪取美國的全球利益,而是紮緊中國的籬笆,把守中國的門戶,防止美國采取經濟金融優勢掏空中國、擊垮中國,使中國不戰自亂。同時,中國應該停止在財政上直接或間接地支持美國,不再以購買國債的方式補貼美國的財政赤字,不再以低價出口廉價商品維持美國的低通脹率。隻要中國不再為美國提供財政補貼,美國龐大的軍事開支足以壓垮美國財政。不出十年,美國將不戰自敗。

(三)應對美國圍剿的主要策略

1.避免挑戰美國的全球核心利益

中美之間沒有領土爭端,中美兩大經濟體之間存在很高的依存度,中國在反恐領域始終給予美國很大的支持,中國多數人將美國奉為中國未來發展的榜樣,中國事實上已經承認美國作為全球政治經濟軍事的領袖並跟隨其後舉手表決或最多棄權。遺憾的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順民”表現並沒有博得美國的信任,相反,美國始終在精心布局,四處設防,力圖肢解中國。美國為什麼要圍剿中國呢?因為美國已經認識到,在當今的世界格局中,隻有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統一而日益強大的中國,才是美國全球領袖地位的挑戰者,才是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挑戰者,才是美國模式和美國夢的挑戰者,其中,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是美國的全球核心利益。

經過200多年的發展,美國社會不再是當年平民化的民主社會,而已經演變為三大權貴集團(即金融權貴集團、石油能源權貴集團和軍火權貴集團)為核心的權貴社會。美國的民主是權貴的民主,美國總統是權貴的代言人。美國三大權貴集團的共同利益是全球美元霸權。美元供應量的鬆緊、美元利率升降、美元彙率的波動,直接決定著全球股市、彙市、期市和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直接決定著全球財富的流動方向,直接影響著美國的利益。因此,無論是盟友還是對手,誰試圖挑戰美元,誰就是美國的敵人。在這一點上,美國對日本和歐洲都沒有手軟過。因此,在中國自主的工業體係及其自主創新能力還沒有趕上世界水平之前,在大宗商品和主要農產品還沒有掌握全球定價權之前,在中國的金融機構還沒有像毛細血管一樣布滿世界的每個角落之前,在軍事投射能力還無法保障人民幣走向世界之前,中國不應該舍本求末地追求“金融大躍進”,不應該追求本國貨幣即人民幣的國際化,不應該追求本土資本市場的國際化,不應該追求資本項目的自由化,不應該直接挑戰美元的全球核心地位。公雞在變鳳凰之前不要去挑逗老鷹,不要以人民幣去挑戰美元,挑戰美元就是挑戰美國的核心利益,結果隻能是身首分離、一地雞毛。

當前人民幣的曆史性任務不是“境外略地”,而是“境內守土”;不是在境外挑戰美元的儲備地位,而是力爭在中國境內擺脫美聯儲貨幣政策對人民幣供應量的操縱,擺脫美國政府對人民幣彙率走勢的操縱;中國必須以不惜爆發經濟戰爭和貨幣戰爭的決心,重新奪回貨幣發行權和貨幣定價權。

中國的金融貨幣政策必須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用以博取美國利益集團的笑聲和掌聲,不是為美國精英集團服務。

2.集中精力實現國內的“再工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