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地底,一絲光明也沒有,但隨著黑格爾的講述,王二的眼前似乎出現了光。
那是信仰的光。
從失去同伴的悲傷中恢複過來的黑格爾,無聲無息的開始了他的掰彎大計。
但黑格爾並沒有任何主觀色彩濃重的杜撰,或者喋喋不休的洗腦。
那是真神教那幫子神棍才會使用的下流手段。
要知道黑格爾可是“自由意誌”的正牌牧師,而“自由意誌”的人根本不屑於使用這種低級的招數。
對於把一個人掰彎這種事,黑格爾平時還不屑於去做呢。
必須是他看好的潛在同伴,弗裏德裏希黑格爾先生才會消耗一點口水,試著傳教。
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不能覺醒自由意誌的弱雞,在“自由意誌”的人眼裏,就連當一隻羔羊都不一定合格,更別提將其培養成牧羊人了。
對牛彈琴毫無意義,何必浪費唇舌。
而“自由意誌”所謂的傳教,也從不帶有任何哪怕一點點勉強。
勉強沒有幸福。
當初伊曼努爾康德,在麵對水之女王的追求時,即便女王以死相逼,也不能勉強“裁決聖劍”分毫。
而由伊曼努爾康德親手建立,並傳承至今的“自由意誌”,處處都深深烙印著這個強大男人的思想和精神,自然也不會勉強任何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實際上,“自由意誌”的傳教,更多的時候是講求一個緣分。
這一點倒是和東方的佛教有些相似,隻不過內容完全不同。
而黑格爾的傳教方式也很簡單,甚至完全看不出來跟宗教有關。
他隻是盡量客觀的將“自由意誌”的曆史,“裁決聖劍”伊曼努爾康德的生平,還有黑格爾自己親眼見證的一些真人真事,在不添加任何佐料的情況下,原原本本的講述給王二聽。
就連語氣都是盡可能平平淡淡的,既不會因為講到自己的導師,“搖滾重炮”最後在歌聲中死戰不退的時候,而哽咽。
也不會因為講到真神教教宗,巴巴羅薩陰謀要殺害伊曼努爾康德的時候,而憤怒。
就像是一杯最真實不過的白開水,安安靜靜的放到你麵前,然後轉身就走,也不管你喝不喝,或者喜不喜歡。
隻不過這杯白開水的名字叫做“自由意誌”。
同道中人,自然會有共鳴。
而共鳴過後,有緣自會同行。
無緣也不強求,順其自然。
這就是“自由意誌”的道。
也是伊曼努爾康德的道。
東方有個說法叫“道法自然”,這個“自然”在強大的“裁決聖劍”眼裏,就是自由的意誌。
因為——
意誌的自由,是一切的起源。
就像伊曼努爾康德自己說的那樣——
意誌自由,靈魂不朽,上帝存有。
沒有自由的意誌,一切都是虛無。
而就是這麼一杯毫不添油加醋的白開水,卻把少年喝得如癡如醉。
王二一路走到今天,曾經無數次麵臨絕望,但倔強的少年一直沒有放棄希望。
哪怕是處在和哥哥分開之後,最初那段最無助的黑暗時光裏,王二也沒有放棄追尋自由,而是時刻準備著反抗,為了心中那一絲希望,即使粉身碎骨,也絕不向命運低頭。
自由的人類,永不投降。
但王二心中一直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到底什麼是自由?
有飯吃?不受人欺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似乎都有點像,但少年的心中總覺得哪裏不對。
直到後來看了數據庫裏的一些雜書,王二才有了一絲明悟。
原來真正的自由,從來都不是物質上的,即使是建立在物質的基礎上,最終也必須高於物質。
否則就算你腰纏萬貫,名動天下,也可能隻是金錢和名聲的奴隸。
而此刻,在痛飲“自由意誌”這杯“白開水”之後,少年終於頓悟了。
原來,這就是自由。
意誌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原來,這就是信仰。
不是跪下磕頭,而是站著說話,即使麵對上帝,也不放棄自由的意誌。
仿佛一扇大門緩緩打開,一個全新的世界,展現在少年的眼前。
王二,這才開始真正接觸信仰,同時,也才開始真正了解自由。
如癡如醉的少年,完全沒有注意到,虛擬係統中,自己的精神屬性,再次發生變動,緩緩提升,最終定格在3.0的數值上。
足足提升了0.5!
現在,王二的四項基本屬性裏,力量0.9,敏捷1.1,體質1.0,這三項屬性全部加在一起也就是3.0,才剛剛和精神屬性這一項的數值相等。
無奈少年現在偏科的太厲害了,能在早期非常直觀的迅速提高戰鬥力的力量、敏捷、體質屬性都不高,而在能獲得中型武裝機甲之前,即使精神屬性再高,也無法簡單粗暴的直接反映在戰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