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中,伴隨著槍炮轟鳴,三台中型機從天邊急速撲向要塞中心,沿途隨手摧毀了要塞外圍的兩處火力點,為身後的十幾台“自由信徒”和“雷鳴者”,打開了進入要塞內部的便捷通道。
而在這些小型機的身後,則是數十名自由意誌的改造人戰士,兩翼還有密密麻麻的外圍組織的雇傭兵。
機炮密集開火的轟鳴聲猶如陣陣驚雷,徹底驚醒了原本處在沉睡中的要塞,各處火力點陸續蘇醒,要塞裏的守衛部隊依托鋼鐵堡壘對入侵者展開了反擊。
一台台地獄步兵從要塞各處的機庫裏駛出,阻擊著那些正在快速突進的自由信徒,好為要塞裏的其他人爭取更多的反應時間。
而一隊隊低級改造人更是悍不畏死,甚至直接迎著雷鳴者那密密麻麻的機炮編織出的死亡火網,展開了瘋狂的反衝鋒,死死的將入侵者的大部隊頂在了要塞前半區。
雷鳴者是小型機中的重型機甲,與個頭較小的地獄步兵比起來,更像是個笨重的大胖子,行動很不靈活。
但是與之相對應的,雷鳴者的笨重機體上所安裝的機炮數量,足足有四個地獄步兵那麼多,火力全開的時候簡直就是死神牌聯合收割機,最適合用來對付那些炮灰,割草效率高到簡直不能再讚了。
如果幾台雷鳴者在一起的話,所編織出的火力網簡直恐怖,甚至可以壓製缺少重火力支援的大批量的地獄步兵。
可惜的是,就算雷鳴者的火力是如此凶猛,但沙海裏的大部分勢力,並不是很喜歡使用這種重裝小型機。
因為炮灰死了就死了嘛,這種不值錢的東西,本來就是用來死的嘛,要不然怎麼好意思叫“炮灰”啊?
而即使雷鳴者的火力再猛,那也是相對於炮灰和小型機來說的,對於戰場上那些真正決定最終勝負的主力機甲來說,還不是跟撓癢癢一樣,不疼不癢的。
如果覺著撓得不爽的話,隨手一刀就解決了,因此在主力機甲麵前,雷鳴者跟地獄步兵也沒什麼區別。
既然同樣都是一刀,那為什麼不選擇更便宜的地獄步兵呢?省錢經濟學才是資源貧瘠的沙海裏,各方勢力最喜歡的科學。
也隻有像是自由意誌這樣特立獨行的組織,才會需要配置雷鳴者這種重裝小型機,來彌補己方小型機在戰場上的先天缺陷。
因為自由信徒在地獄步兵的基礎上,減少了一門主火力機炮,加裝了近戰大殺器毒龍鑽。
如此一來,就造成了自由信徒與原型機地獄步兵比起來,遠程火力嚴重不足,基本上是兩台自由信徒加在一起,才等於一台半地獄步兵還不到的程度。
如果在戰場上沒有雷鳴者提供火力支援的話,自由信徒很容易就會陷入到被敵人火力壓製的劣勢局麵。
就像是當初王二在黑市北區之戰裏看到的那樣,三台自由信徒被四台灰烏鴉編織的火力網,給壓得幾乎抬不起頭來,要不然根本就不用金發少年路德維希威廉綻放生命之花。
而且自由意誌裏麵也沒有炮灰這個說法,那種在其他組織裏根本就不被當人看,完全就是最佳炮灰的低級改造人戰士,在自由意誌裏麵反倒非常少見。
因為自由意誌裏的改造人戰士,基本上都是那種保留有自我意識的高級改造人,而且絕大部分都是由那些在戰場上致殘的自由戰士,自願接受機械改造而來。
這些人裏麵很多都有著豐富的戰鬥經驗,雖然限於當下的戰爭主力都是武裝機甲的原因,因此即使是戰鬥經驗再豐富的改造人戰士,也往往無力決定一場戰爭的最終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