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羅伊德的兩百五十個拓印膠片的到達,環球的壓力一下子減小了很多。
這一下子,環球就有兩百五十個影院可以放映《瘋狂的麥克斯》了。
對於一個可以單館6000多美元的電影,沒有一個院線不動心的。現在是1979年,還不是羅伊前世動不動單館幾萬美元的時代。
更何況,這還是沒有宣傳影片導致影片不夠火熱的結果。
如果口碑擴大開來,那麼單館一萬美圓也不是沒有可能。
現在的電影,可以拿到單館5000-10000美元就已經是大賣片了。而且,這個時代的電影一般來說,生存的周期比較長。
因為現在的電影沒有很大的競爭,而且也沒有那些爛俗的特效片。所以,現在的電影還是很耐看的。
一般的電影都可以放映一個月,如果是特別好的電影,可以連續好幾周票房下跌率很低或者放映個兩三個/月都沒有問題。
看看羅伊前世的1981年的《et外星人》,可是足足占據了好幾個月的票房榜前十,而且連續一個月都是票房榜的第一,這就是1980年代的電影的幸福。
然而,到了新世紀,特效大片,爛俗電影,都爛大街了。人們的生活都進入了快時代時代。
因此,二十一世紀的電影大多都是第一周獲得最多的票房,然後次周就要大跳水了。
但是,即使是兩百份拓印膠片的送達,還是沒有減小壓力。
在1979年,全美可是有至少一千五百個電影屏幕,如果是一部大賣片,那麼久至少就要準備一半,也就是500個膠片盤。
那些院線商可是唯利是圖的,看到《瘋狂的麥克斯》大火,那麼就有利可圖,所以一下子就瘋了似的衝到環球要求膠片。
像AMC,帝王,cinemark,carmike,等等老牌院線都聚集到環球影業裏要求分配好膠片。畢竟,如果你家有《瘋狂的麥克斯》然而自己家沒有,那麼可就不太好了。
所以,現在的環球和海因裏斯影業就成了眾人的香饃饃。
然而,在院線商們為爭取更多的放映而瘋狂的時候,影迷們的口碑發酵的已經差不多了,然後就突然爆炸開來。
在狼多肉少,額,不,是人多影片少的情況下,現在《瘋狂的麥克斯》的票可是一票難求了。
這大概是因為,自從斯蒂文,斯皮爾格開啟了商業片的時代,人們的胃口越來越刁,而生活水平卻也在上升。
但是1979年卻實實在在是一個票房小年,不僅僅是經濟危機的影響,而沒有足夠的好電影也是一個原因。
前世的1979年北美都沒有上億的電影,即使是1978年也有一部九千八百多萬的《油脂》,更不用說1977年的《星球大戰》了。
所以,這對於羅伊和海因裏斯影業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可以預見,電影院的門口都會拍上長龍,這估計是兩個月裏的第二次了,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