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地球上神秘的失蹤事件(5)(3 / 3)

大約距今3000年前,武王克商,一批10萬左右在東夷前線的殷軍主力部隊並攜25萬平民和家畜突然間消失了。幾乎在這批殷人消失後不久,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區突然勃興起一種帶有明顯亞洲特征的奧爾梅克文明。用“巧合”是無法說明這一複雜問題的,但二者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聯係。

奧爾梅克文明,西方學者多將其視作美洲的第一個發明,他們確實非常驚訝於奧爾梅克文明的突然勃興所帶來的突然刺激。正如他們所指出的那樣:“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古代美洲,似乎在等待著一個刺激,等待著一股足以推動使人們致力於創造精神和物質文明的衝動。”而奧爾梅克文明正是恰在此時提供了一種強有力的推動。“新大陸的第一個主要文明是奧爾梅克文明。這是一個謎一樣的民族,公元前1200年已居住在墨西哥海灣沿岸的叢林。”西方學者對此實感困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他們對此不知所以然。他們不理解為什麼在他們認為並沒有“真正文明”的美洲,怎麼會平白無故地一下子冒出一個文明程度很高的“真正文明”,不但有宗教中心,建立了宏偉的宇宙,始創美洲龍、鳳和虎的崇拜,製造翡翠和玄武岩玉石雕塑,發明了最初的文字,而且擴張影響力遍及整個中美洲。這就是說,西方學者們也意識到了奧爾梅克文明的突發性出現,是外部文明的介入,在這種情況下有不少學者提出了這是殷商文明東渡產物的新觀點。

1954年,美國一支考古隊在墨西哥奧爾梅克文化遺址早期祭祀中心拉文塔地下數英尺處的砂石中,發掘出16尊約高七八英寸的翡翠、蛇紋岩長顱或方形高冠的玉雕像和六塊玉圭。其中15尊黑色雕像呈同心圓排列,麵向一個紅色雕像。紅色雕像後麵豎立著6塊圭形玉版,頂端微弧,兩側垂直,玉圭上刻著銘文,這一實物現在珍藏於墨西哥城國立人類學博物館。該玉圭雕像群發掘出土後,各國大型畫冊都紛紛給予了刊發。

為了便於研究介紹,我們將六塊玉圭編號為1至6。由於第1和第6版的文字模糊不清,難以確認,所以暫時不能采用。2至5版的文字,在時間上正好介於我國古代山東大汶口文化陶文和殷墟甲骨文、金文之間,通過對它們的比較對照,即可破譯解讀玉圭銘文,上麵記載的竟然全部是中國殷人祖先的名號,其中特別是以第2版最為典型。

第2版釋為“俎娀翟伯”。此版文字為合文。俎,也就是肉祭的意思,陳列三牲祭品於供案上以進行肉祭;娀是一位頭上裝飾著三根羽毛(翟)的女酋長手執鉞形。蠶繭作串形,與翟合並在一起,就是繭翟,繭翟是我國古代有娀的長女。

殷商的始祖契據《詩經·商頌·長發》和《史記·殷本紀》等古籍記載,母親就是有娀氏簡狄,她是高辛氏帝嚳的第二個妻子,傳說中她吞食了玄鳥之卵,故而有孕,後來就生了契,所以殷商一直尊玄鳥為他們的始祖圖騰。顯然這一版是為祭祀殷人的太祖母有娀氏長女繭翟(即簡狄)而作。通觀這6塊玉圭,與在中國山東日照龍山文化中出土的玉斧極為相似。6塊奧爾梅克玉圭為白色,50尊玉雕為墨色,一尊為紅色。這樣崇白、尚黑(玄)、貴紅(太陽崇拜)的習俗,也恰恰是殷人習俗。商代亡國之後,商王族裔箕子遠走於東北夷,稱王於朝鮮,將中華殷裔文明傳播到了朝鮮。朝鮮人崇尚白色,頭戴方形冠,都是殷商舊俗。奧爾梅克文化出土的這16個玉石雕,人為長顱變形,在頭頂上還戴著方形冠帽。至今朝鮮人在重大的禮儀祭祀活動中仍然戴著這種黑色紗帽方冠。兩處相比較,不難看出奧爾梅克文化和商文化的共同之處。殷商人屬於東夷少昊金天氏的後裔,崇尚太陽,尚玄貴紅,殷商人繼承了這一點。由此來看,16尊奧爾梅克玉雕中,中間的紅者極有可能是少昊或者帝嚳,其他的也都是殷商祖先,玉圭銘文與之相對應,構成了一個有形象有文獻記載的宗祀整體,充分表達了殷人後裔東渡美洲之後在異地他鄉的思念故國之情,從中國本土甲骨文中的發現來看,殷商時期的華夏人種有圓顱和長顱兩種,長顱的多數是屬於東夷民族集團和航海民族。奧爾梅克文化中的這些玉雕人像也都是長顱而且戴著方形冠帽,而且玉圭名號也幾乎全是東夷古代首領,可見奧爾梅克文化的創造者們應為越海東渡的中國殷商人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