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興雲道:“這次平陽的心中說了兩件事。一件事,朝廷要派重兵駐紮西沙群島,儲備充足的物資,把西沙作為帝國的前進基地和南沙的後方基地。第二件事,請朝廷將西沙無名小島一並劃為親王的封地。”掃視四大尚書一眼,南宮興雲問道:“你們以為如何?”
首先是軍部尚書說道:“我認為平陽公主的建議可以考慮采納。”接著軍部尚書闡述道:“微臣以為平陽公主這是對整個兒南海來考慮的,以確保南沙攻得下守得住,陛下聖明,您知道真正收複南沙並不太難。但因為守不住,所以,帝國才遲遲不動,怕的是得不償失。這兩個建議恰恰彌補了既攻得下又守得住的大問題。微臣讚成這兩個建議。”
工部尚書站起來向南宮興雲行禮後,又看看軍部尚書,才緩緩說道:“臣下也認為平陽公主的信很有見地,我同意軍部尚書的分析,采納公主的建議。”
“公主的建議和軍部尚書、工部尚書的話都很有道理。微臣擔心的一件事,就怕這封信是寶親王的意思。”一個聲音極不和諧地出現,南宮興雲注意到戶部尚書的話中有話,也沒有打斷,想聽聽戶部尚書有什麼新的意見。
戶部尚書見皇帝陛下注意力過來,打起精神繼續道:“如果是平陽公主自己的意見,我想應該采納,如果是寶親王的意見就要三思而後行。因為,平陽公主完全是從帝國的利益來考慮的,我們就不用擔心其他的因素。但是,這封信是在寶親王的意見下寫的,那就是寶親王的意見。我們就要想想寶親王提出來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寶親王忠心於我南粵帝國,自是沒有什麼問題。可是我們不要忘記了寶親王還有另外的身份,他也是大秦帝國的王爺,會不會為了大秦帝國的利益呢?”
戶部尚書一席話正說到了南宮興雲的心坎上了,連忙問道:“依愛卿又如何處理?”
“微臣愚見,以為第一件事可以采納,派重兵駐紮西沙儲備物資,以此作為南沙的後盾。但是西沙無名小島不可以劃給寶親王作為封地。這好比一顆釘子訂進了西沙,如刺在喉,如芒在背。”戶部尚書侃侃而談,一副為南粵帝國長遠考慮的樣子。
軍部尚書正想站起來反駁,沒想到刑部尚書已經接過話題,說道:“戶部尚書大人的話確實也有幾分道理。寶親王確實不是我國的人,按常理來講非我族人,其心必異。”
戶部尚書聽了刑部尚書的話,心中十分舒服,不忘向刑部尚書投去一個知我者沒入君的眼神。沒想到刑部尚書話鋒一轉,“可是,我觀之,寶親王不是那種人,他除了是一個十分睿智的人,同時,還是一個真性情的人。行軍布陣、軍事謀略都十分高超,自身修為看似九級,實則就連婆羅門教大長老就要突破進入渡劫期的修真者都落荒而逃外,老巢也被寶親王一鍋端掉,這說明了什麼?”
刑部尚書停頓下來打量了眾人一番後,沒有馬上說出自己心中想到的答案,而是又說道:“當初大秦與夏商帝國一戰,獨自一人打死打傷敵軍十五萬多,為大秦帝國全殲七十餘萬下上軍隊奠定了決定性的因素。而後在大軍對壘中以六級頂峰期的修為,陣前斬殺對方三位九級高手。這些又說明什麼?”
這時,刑部尚書才說出了心中的答案:“這說明了寶親王是天縱奇才,其一人可抵上百萬大軍,其一人可抵上一個修真大門派,其一人可抵上十個百個千個上將軍。陛下、三位尚書大人可曾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