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高考進行時(1 / 2)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端木賜流暢的默寫著一個個詩句,還行,前麵的基礎題都沒有什麼太大的難度,對於他來說也就是那麼回事,不過第一題拚音題倒是出現了幾個比較生僻的讀音,然而這對於端木賜來說也不是什麼難事,說出來可能不信,小爺無聊的時候字典都能看一天……

端木賜用的是鋼筆,考場有明確的規定,考試的時候是可以用鋼筆的,但是隻能用零點五的黑色鋼筆,藍色的話時間一長墨水會淡,不過建議大家用黑色的簽字筆,因為考慮到鋼筆有時候會掛紙啊什麼出現一係列問題,所以大家還是選擇用簽字筆,因為這比較方便。

但是端木賜還是喜歡用鋼筆,因為想要寫出好字,鋼筆絕對是比簽字筆要好得多,而且他也習慣了用鋼筆書寫,因為考慮到了高考的特殊環境,他特意去買了三支比較好的鋼筆,他的字以前是沒有這麼好的,重生之後讓他對做其他的事情都有了一種較高的天賦,所以這一年來他的字可以說已經是非常的好看了,給人的感覺就是那種多年練字才能達到的水平。

文言文向來是語文考試的一大難點,華夏文章千千萬,隨便找一章截出一小段就能作為高考的文言文素材,就算是這一年端木賜看了很多書,也沒有讀過這一篇文章,不過這也並不是說他不會了,其實在文言文和現代白話文都是差不多的,一個詞有很多種意思,隻要大多數文言文所用到的字都是那些,隻要結合全文翻譯出他的文章含義,那麼也就沒什麼大問題了,端木賜看過不少文言文,包括四庫全書經、史、子、集他也讀過,像這種夢溪筆談啊農政書啊比較生澀的科學名著他也讀過,所以翻譯文言文對於他來說不是什麼大問題。

語文想要得高分,其中的關鍵點就在於文言文和作文,不過最讓人感覺難做的,現代文閱讀理解絕對也算一個,不是說它難懂,相反的是大家都能讀懂文章的意思,但是教育部出的題有時候是很操蛋的,文章大多選自文筆比較好,具有深層次的內涵的文章,作者是誰並不重要,有時候出題的人覺得這篇文章好,那就是好,至於有沒有更深的含義,估計當時寫這篇文章的原作者都沒什麼感覺,所以這時候應該注意的是出題人的想法,他想要讓你從中發現什麼,你就答什麼,這樣比較容易得高分,這就是端木賜做這種題的經驗。

端木賜做題的速度不快也不慢,但是總體來說還是比較不錯的,因為他前麵基礎部分基本上沒有花費太多的時間,讀一下題就知道答案了,所以他前麵做得比較快,到了後麵需要花費一些閱讀時間的時候,他反而放慢了速度,一點一點的讀著,不浪費任何細節的地方,所以他的速度比平常人慢了一些,這樣兩邊相綜合起來總共花的時間也就和大多數人差不多了。

作文就比較要求水平了,因為太主觀了,所以大家的答案都是不一樣的,這就比較考驗學生們平時的閱讀積累還有寫作的技巧,這個對於端木賜來說比較有優勢,想要得高分,甚至是滿分,首先,你的字要好看,書寫工整的文章就算內容不怎麼樣,改卷老師也會稍微多給你一些分數的,如果字好看,再加上內容也還不錯的話,那就是一篇高分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