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比較拉分的一個科目,而且這個東西還講究那麼一點點天賦,比如說一個班總有那麼一個,老師還沒教他就會了,老師沒教過的他也會,相對的一個班總有那麼一個人是一直在聽老師講課而且永遠都在刷題的,可是考試就是不會誰也想不通,所以說這玩意兒還是需要那麼一點點天賦的。
端木賜看著手上的試卷和答題卡,不像語文那樣那麼多字,整個卷子看上去就很簡單,留了很多空白的地方,但是這也是數學的恐怖之處,題量比較少,但是每個題的分數都比較重,連一個選擇題都是五分,丟了一個都會讓人覺得心痛。
看了一眼題目,還行,應該都會做,端木賜還是比較喜歡數學的,因為答案唯一性,而且工作量比較小,對於別人來說數學可能一聽起來就頭疼,但是他感覺還不錯,因為他好像都會做……
“叮玲玲……考試開始”伴隨著一陣響亮的鈴聲,端木賜拿起了筆,從第一個題開始,有條不紊的向後做著,每一個題思考的時間幾乎不超過半分鍾,甚至連草稿紙都沒用過,就這麼確定的寫在了答題卡上,這些題雖然說沒有見過原題,但是用到的知識點就那麼幾個,無非就是一個公式的正反作用和幾個公式之間的結合而已,對於他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而且高考數學需要運算的地方雖然很多,但是都比較簡單,不需要太複雜的運算,因為那樣會花費大量的時間。
十二個個選擇題,五個填空題,端木賜隻用了三十五分鍾就做完了,總共分數就占了八十分,一般情況是六十分鍾左右做完算是正常的,而他這種,可以說是變態了。
快速的把自己的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端木賜就將注意力放在了解答題上,因為他完全可以確定前麵的題,他都做對了的,而且每個題雖然用的時間比較短,但是每個題考的知識點還有出題者布置的陷井等等,他都了如指掌,因為這些東西,都是有規律的。
而解答題也是有規律的,難度也是依次遞增,第一題最簡單,最後一個題最難,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件事,或許有的老師也講過,這幾個題所考的知識點,也是有規律的,比如說數列與三角函數二者每年隨機出一個,立體幾何一個,概率與統計一個,解析幾何一個,導數及其應用一個選修幾何極坐標與參數,不等式三選一,一個。共計六個大題,總分七十分,複習的時候主要側重點在這些知識點就行了,好吧,其實說了也當沒說,因為這些知識點,幾乎涵蓋了高中三年所有的學過的知識點……
第一題是數列,放在第一題也是比較符合規律,因為數列一般考的都是簡單的數學題,端木賜仔細的閱讀了一下題目,稍微思考了一下,在腦子裏打好草稿,然後直接拿出答題卡寫了起來,這次他沒有先寫在試卷上,因為解答題需要給出步驟,而寫這些步驟是跟花費時間的,所以端木賜直接就寫在了答題卡上,減少了重新再抄一遍的時間,因為在腦子裏就打好了草稿,所以寫起來沒有絲毫的停頓,第一道解答題從閱讀題幹到寫完答案,一共隻用了差不多四分鍾,可以說算是比較正常中規中矩了,因為簡單,大家都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