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搖簽(1 / 2)

萬年寺三個金色的大字下麵還有一個扁寫著大光明山四個大字,這隻是一道山門而已,不過也足以看出這個寺廟是有多大了,幾個人穿過山門來到一條石階上。

隨處可見的佛像,到處都透露著曆史的古老痕跡,行走在這種路上,人們內心的煩躁還有塵世的紛擾仿佛無形之中都被忘卻了,剩下的隻有寧靜,遊人很多,但是大家都很默契的保持著安靜。

一行人慢慢的走著小聲的討論著,連耗子那個大嗓門兒這時候都乖乖的安靜了下來。端木賜隻是漫無目的地走著,並沒有很明確的目標,隻知道跟著大部隊走就對了,反正不會迷了路就是。

沒過一會兒就來到了一個黃牆圓頂的寺廟前麵,原來這就是著名的無梁磚殿,端木賜在網上查過一些資料。

無梁磚殿,原名無梁殿,因其全部為磚結構,才被稱作無梁磚殿。此寺原有殿宇七重,規模宏大,幾經興廢,現今隻剩一座明代無梁磚殿。明代重修時,仿印度、緬甸建廟技術和風格,主殿長寬均為16米,四壁全部用磚砌,砌到7.7米處,逐漸內收,建成穹窿形拱頂,上麵繪有手持琵琶、箜篌、笛子仙琚飄拂的四天女。圓頂上建有五座白塔和四隻吉祥獸物。這麼一看好像和網絡上的圖片一摸一樣,不過看到實物的感覺更加讓人震撼一些。

幾個人不約而同的往台階上麵走去來到大殿裏,裏麵有不少菩薩的像,但是最讓人注目的還是這個立在中間的高大的銅像,一個菩薩坐在蓮花寶座上,座下一頭六牙白象,整個銅像很是高大,端木賜目測了一下大概有七八米的高度,大家都震撼的看著這個銅像。

“好……好大”耗子震撼的說道,這個銅像也太有視覺衝擊力了一些,相信每個第一次來這裏的遊人都會露出像他這樣的表情,端木賜在網上事先就查過一些,所以內心早就知道了個大概,不過親眼見到依舊是非常的震撼的。

菩薩神態安詳,趺坐於蓮花寶座上,頭戴五佛金冠,手執如意,體態豐滿,神情肅穆;蓮花花瓣怒綻,重疊四層。座下的六牙白象姿態渾雄,大耳下垂,鼻幾觸地,四足立於蓮台之上。

銅像的前麵立著一塊木牌子,上麵寫了關於這個銅像的一些信息,大家都紛紛的湊上去看,普賢菩薩,又稱“通吉”、“三曼多陀羅”,代表德行。傳說他有延命之德,發過十大弘願,因而成為主理德、行德者,尊號“大行普賢”。而行之謹審靜重莫若象,故普賢常騎六牙白象。

一群人圍著銅像轉了好幾圈最後才像其他遊客一樣對著佛像鞠了幾個躬,端木賜原來是不信佛的,不過自從重生了以後才讓他明白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存在就是合理的,所以他保持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來看待這些。

幾個人逛完了無梁磚殿之後走了出來,來到大殿的後麵,根據端木賜所了解到的資料,後麵應該有座名叫行願殿的大殿才對,於是牽著淩雪的手往大殿後麵走去,不一會兒就看到了這個行願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