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合租的兩隻鳥(2 / 2)

而天啟皇帝說對魏忠賢沒有感情那是假的,但是身為皇帝他不能被親情羈絆,更何況還是“所謂的親情”。他想著,我會讓你走的幹脆,不受苦,你就為這個朝廷,為江山社稷犧牲一下。可魏忠賢畢竟隻是一個市井無賴出身,受教育不多,沒有在昌平盛世為社稷犧牲的精神。

所以,一個皇帝一個太監,就僵持在這裏不能動彈。

可惜的是天啟皇帝的身體也不好。

現在不能下結論說早亡的皇帝就是因為銀亂無度造成的,科學解釋過多的***並不能直接導致或者過度導致男人的身體衰竭,****的說法也是不正確的。古代皇帝的各種資源占有率相對來講太多太多了,所以難免的有些人會產生嫉妒心理,這種心理暗示下,各種不雅的猜測都會發生。就明朝皇帝而言,相對來講,普遍的都是壽命不長,更多的應該是遺傳方麵的問題。

天啟皇帝在位僅僅七年,也就是他觀念理念剛剛成熟不久便早亡了。這使得他的所有計劃都被打亂了,真是人算不如天算。為了不使魏忠賢最後不受控製,他便改變了計劃。由於無後,他有意傳位給自己的親弟弟信王朱由檢。

他告訴自己的弟弟自己的所有計劃,又幫助分析了信王在魏忠賢的心中的地位,便是,汝是皇帝親弟,吾同視為吾子,但並無撫養之恩,汝若殺吾,吾當殺汝。

天啟病重,信王入宮侍疾,那時候魏忠賢在防備的應該不是一個還未登基的藩王,而是皇帝臨死前會不會狗急跳牆,拉他陪葬,另一方麵,他也是非常悲傷,畢竟天啟被他是為養子。所以,當時張皇後等一眾人費盡心思護住朱由檢的行為應該另有蹊蹺。最有可能的便是東林黨伺機反噬。故意製造宮人被毒害的事情,嫁禍給魏忠賢,讓正在主持先帝後事無暇細思的皇後和信王與魏忠賢先撕破臉,如果成功,皇後和信王處置了魏忠賢的閹黨,東林黨便少了政敵,另一方麵,就算不成功,也能成功激起新皇與魏忠賢的猜忌和忌憚,種下懷疑的種子,為東林黨的發展鋪路,一石二鳥,且無論結果如何自己都是贏家!

所以,信王朱由檢一登基便急不可耐的要殺魏忠賢,當是有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輕血性,隻可惜淪為別人的手柄,被疑心蒙蔽了雙眼,他就不想想,魏忠賢殺了他讓誰當皇帝?天下諸多藩王有誰能有比信王朱由檢有更正統的理由。難道他殺了皇上的親弟弟自己還能逃過天下士人的討伐。或者真的是他自己要當皇帝,笑話,崇禎要是自己信了魏忠賢能當皇帝,那大明天下真是注定要亡國了。

要說福王,關鍵是當年福王他們娘倆再加上齊楚浙黨都沒有成功,更何況在光宗一脈又已傳承了兩代了,他們有什麼翻盤的可能。

而後崇禎以迅雷之勢對閹黨進行了掃蕩,凡是沾邊的都是一個字,殺。這時的魏忠賢應該還是受了天啟皇帝的死的影響,以至於他做出了一個自保的決定,逃跑。天啟的死讓他看到了明廷的將死之局,或是他覺得崇禎並不能取代天啟完成救國的重任,另一方麵不明事理的張皇後看不透時局,隻想著保住小叔子一家姓命,做了一些對時局錯誤,對皇家有力的傾向皇帝的支持決定。這加重了崇禎對人心叵測的錯誤判斷。

魏忠賢一看崇禎這是動了殺心了,而自己覺得因為天啟的關係,自己卻不能對天啟唯一的弟弟下殺手,所以他想到了走,但是崇禎對他不義,他也不會事事為他著想,崇禎不惜自毀根基的代價打掉了自己的政治勢力,那自己就帶著錢走。於是他真是帶著錢走的。這時候崇禎不幹了,自己覺得魏忠賢的閹黨不好,作為臣子不是好臣子,所以都打掉,登基時,依附新朝的新皇黨才是好的,閹黨要全部殺了,雖然這是哥哥費盡心思培養的,可不是自己招攬的終歸不跟自己是一條心。結果就是崇禎的疑心病越來越重,最終導致眾叛親離亡國滅族的下場……

朱小川眼皮越來越沉,慢慢地終於合上了雙眼,進入了夢想。電腦“啪嗒”一聲掉到了地上,死鳥把吃完了的鍋放到廚房,撿起沙發上的衣服套在自己身上,回過身撿起電腦放到桌上,“嗒嗒嗒”幾聲敲鍵盤把今天的任務上交,然後悄悄地拿起桌上的車鑰匙,又拉過一條毯子蓋在小川身上,故作扭捏地說道:“破鳥哥哥,看在小弟這麼懂事的份上,車鑰匙今晚就歸我了,小弟這廂先謝謝了。”

回過身,急不可耐地關上門下樓取車,然後幹自己的泡妞大業去了。車子駛出小區駛入大道彙入了滾滾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