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向往平靜,然而,生活的海洋裏因為有名譽、金錢、地位等在興風作浪而難得寧靜。許多人整日被自己的欲望所驅使,好像胸中燃燒著熊熊烈火一樣。一旦受到挫折,一旦得不到滿足,便好似掉入寒冷的冰窯中一般。生命如此大喜大悲,平靜已屬奢望。人們因為毫無節製的狂熱而騷動不安,因為不加控製欲望而浮沉波動。隻有明智之人,才能夠控製和引導自己的思想與行為,才能夠控製心靈所經曆的風風雨雨,才能踏過生活的坎坎坷坷。
無可非議,環境影響心態,快節奏的生活,無節製的對環境的汙染和破壞,以及令人難以承受的噪聲等等都讓人難以平靜,環境的攪拌機隨時都在把人們心中的平靜撕個粉碎,讓人遭受浮躁、煩惱之苦。然而,生命的本身是寧靜的,隻有內心不為外物所惑,不為環境所擾,才能做到像陶淵明那樣身在鬧市而無車馬之喧,正所謂“心遠地自偏”、“心平氣和”。
一個人如果能拋棄私心雜念,即在喧鬧的環境中也能體會到內心的平靜。
有一個小和尚,每次坐禪時都幻覺有一隻大蜘蛛在他眼前織網,無論怎麼趕都不走,他隻好求助於師父。師父就讓他坐禪時拿一支筆,等蜘蛛來了就在它身上畫個記號,看它來自何方。小和尚照師父交代的去做,當蜘蛛來時他就在它身上畫了個圓圈,蜘蛛走後,他便安然入定了。
當小和尚做完功一看,卻發現那個圓圈在自己的肚子上。原來困擾小和尚的不是蜘蛛,而是他自己,蜘蛛就在他心裏,因為他心不靜,所以才感到難以入定,正像佛家所說:“心地不空,不空所以不靈。”
平靜是一種情懷,是生命盛開的鮮花,是靈魂成熟的果實。平靜在心,在於修身養性,平靜無處不在,隻要有一顆平靜之心。追求平靜者,便能心胸開闊,不為誘惑,坦蕩自然。
平靜是一種幸福,它和智慧一樣寶貴,其價值勝於黃金。真正的平靜是心理的平衡,是心靈的安靜,是穩定的情緒。
如果你您每天騎著單車上下班,回家到菜市場,之後做一桌可口的家常菜,和家人孩子一起享受天倫之樂。慶幸吧,你平淡的生活充滿著無比的幸福!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誘惑,因此有太多的欲望。一個人需要以清醒的心智和從容的步履走過歲月,他的精神中必定不能缺少淡泊。
雖然我們渴望成功,渴望生命能在有生之年劃出優美的軌跡,但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平平淡淡的快樂生活,一份實實在在的成功。這種成功,不必努力苛求轟轟烈烈,不一定要有那種揭天地之奧秘、救萬民於水火的豪情。
生活,並不是隻有功和利。雖然我們大家必須去奔波賺錢才可以生存,雖然生活中有許多無奈和煩惱。然而,隻要我們擁有一份淡泊之心,量力而行,從容不迫,坦然自若地去追求屬於自己的真實。能做到寵亦泰然,辱亦淡然,有也自然,無也安然,如淡月清風一樣來去不覺,生活,不是要輕鬆得多嗎?
有了這份平淡的處世心態,你就會在簡簡單單的生活中快樂地生活。當你忙裏偷閑與愛人、孩子一同去逛公園、去看場電影、去搞一次野炊時,相信我們都會懂得,生活其實有很多內容。我們大可不必為了一個出國名額而徹夜不眠,大可不必為一次職位的晉升而寢食難安。在平日忙碌而充實的生活中,你忙你便有所收獲;你崗位平凡但你樂在其中;你鬥室而居,但衣食自足。你普通,普普通通如一棵草;你平凡,平平凡凡如一朵花,但你同樣可以驕傲,默默綻放的花朵也會芳香怡人!
也許,你沒有輝煌的業績可以炫耀,沒有大把的金錢可以揮霍,但你擁有淡泊,這就是人生求之難得的幸福了。諸葛亮有言: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淡泊是一種真我,是英雄本色。追求淡泊者,生活的道路上風景怡人,怡然自樂;追求名利者,生活的道路上會滿布陷阱,隻能在生命終結的一刹那體會到稍縱即逝的少得可憐的快樂。
人生的大戲不可能永遠處於高潮,平平淡淡才是真,擁有淡泊之心,便能去偽存真,體會到生活的真正內涵,否則,隻能在生活的邊緣苦苦徘徊,煩躁不已。
學會淡泊,擁有平淡,你就能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和撲朔迷離的世相百態麵前神寧氣閑,你就會拋開一切名韁利索的束縛,在成功的道路上邁出自信與豪邁的步伐,讓心靈回歸到本真狀態,在平平淡淡中創造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