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小鼎爐法(1 / 2)

龍門島熱鬧非凡,但薑岩深處其中,卻非常不舒服。他發現這個地方,充斥著太多有心人的目光。

薑岩利用劉琴霜留給她的離水珠,自海中潛行,尋了一個無人的小島。在島中找了個隱蔽洞穴,潛伏閉關。

這一次,薑岩要誘開萬丈青山傳承,不希望被他人打攪。

神玉丹田深處,一口力量井,寬大七十五丈,井中有粼粼水波蕩漾,鎮壓錘煉力量的勁道。

距離力量井很遠處,有一座萬丈高山,占據神玉丹田一偶,山腳下有一株小小異草。薑岩意念降臨丹田,直接感知丹田中心,已經縮水大半的靈氣團核心處。那裏有兩股力量,一個是變異的高品靈丹藥力,一個是一縷天地之力。

薑岩的目標就是這一縷天地之力。

薑岩意識海中,萬丈高山跳出,精神意誌頓時大增,灌注於丹田的意念得到強化。當下,薑岩催動神玉的力量,陡然拿住那一縷天地之力,拉到萬丈青山上。僅僅這一下拉扯的發力,薑岩意識海中的萬丈高山就幾乎崩潰,精神震蕩不休。可見,天地之力,何等強橫。

然而,這苦頭卻吃得值。那一縷天地之力,接觸萬丈青山飛會核心處後。當薑岩的意念再次靠近萬丈青山,頓時有浩瀚信息被薑岩感覺到。這股信息之龐大,囊括化氣煉神得道的種種修煉信息,還包含有遺留傳承者的種種知識。這龐大信息,差點把薑岩的意念衝散。

意念是人之神魂,一旦被衝散,後果極極嚴重,重者神魂重傷,輕者意識萎靡,不好好休養一段時間,根本別想動武。

難怪萬丈青山傳承的遺留意識,會逐步開放信息,原來是為了保護接受傳承者。

薑岩心有餘悸,但做好心裏準備,不再一股氣接收這麼多信息後,卻還能強忍著閱讀下去。

薑岩粗略瀏覽過化氣煉神得道的種種功法,隨後不再關注,而是把意念集中於這傳承遺留者的總總知識。因為化氣煉神得道這三步驟的種種修煉法,武技,對現在的薑岩根本無用。

遺留者的知識實在浩瀚,種種見聞令薑岩大開眼界。可惜,以薑岩如今的精神意誌,不足以支撐他一一細看。不然,薑岩一定會仔細把這些信息都記下。

這遺留者一生見識太多,薑岩即便這樣粗糙的瀏覽下來。也隻能一邊休息養神,待養好後再看,如此反複。

三天後,薑岩終於看到令他感興趣的東西。

小鼎爐悟真篇,來源不明,畢竟這隻是傳承者遺留的知識,不會有相關如何獲得的前後。

薑岩凝神閱讀,卻見著小鼎爐悟真篇如此開篇:

凡修大液金丹,必先安爐立鼎。鼎之為器,非金非鐵,爐之為具,非玉非石。黃庭正在氣穴上,縷絡相連,乃人身百脈交彙之處。鼎卦曰:正位凝命是也。此之謂小鼎爐也。

這是什麼修行法?傳承中有解。小鼎爐乃是以人身竅點和血氣為爐,丹田為鼎,搬運出力氣之後,讓力量在竅點與血氣中按照特定路線運轉變化。變化完成,力氣灌入鼎中,有強大錘煉力量井之能。

修行的種種變化,在傳承中都有詳細。最後傳承遺留著特意留有警告之說法,言道:此法太過凶險,非煉體境界強橫者練之必自損。非丹田足夠堅硬者,練之必然有丹田破損之凶險。得吾傳承者,慎思!

“難怪傳承的諸多練法中,沒有這一法,實在太凶險了!”然而,薑岩的丹田乃是神玉所化,堅固無雙。薑岩自身的煉體境界更是達到音形相隨大圓滿的境界,薑岩自詡當足以運轉小鼎爐法。

當下,薑岩在反複記憶小鼎爐法的修煉法之後,決定嚐試一番。

小鼎爐一次運轉名為一周天,其中又分小中大,三層次。小周天須調動九條血氣大河與一百八十處竅點,方能構築小周天運轉路線。中周天須調動十八條血氣大河與三百六十處竅點。大周天則須調動三十六條血氣大河,貫穿全身,聯合七百二十處竅點,方能形成。

以如今薑岩的一身血氣,隻足夠凝練十二條血氣大河,竅點也隻開發了三百六十處。因此,他也隻能夠構築小周天運轉路線。

隻見薑岩擺出搬山勁練法,凝神靜氣,隨後他嫻熟無比地一坐一搬。體內頓生一股蓬勃力氣,同時周身有巨蛤吞吐虎嘯鶴鳴聲伴隨,頂上有斑斕猛虎偏偏仙鶴自然躍出。

這一股蓬勃力氣薑岩強行收束,不使其竄入丹田中,而是動用這股力量來移動血氣大河,按照小鼎爐法小周天的路線,貫連處處竅點。

這等細活,是薑岩也是頭一遭操作,自然不可能一蹴即就。血氣大河被薑岩操控,串聯竅點自然不難。但難就難在讓身體本能記憶住這種複雜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