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已經逐漸歸於平靜,而人們對於這場危機的反思和研究則正在推向縱深。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這場危機和由此帶來的認識上的飛躍,已經醞釀和催生了一場新的金融革命。這場悄然雲起的金融革命,正在改變著全球的金融格局,並深刻地影響著未來金融發展的走向和道路。
金融自由化的加速發展,金融創新的日趨活躍,是當今金融發展的一個顯著特征,在推動金融發展進步的同時,也帶來了越來越大的不確定性。無論是對於一個具體的金融機構,還是對於一個國家的金融體係,如何應對這種新的變化和趨勢,有效管控好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是這場危機留給我們的一個沉重課題。
在諸多研究中,本書的視角是獨特的。對金融危機帶來的諸多亂象及原因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力求透過紛繁複雜的變化尋求其規律。我們知道,無論環境怎樣變化,金融發展總是有自身規律的,這個世界最可敬畏的是規律,任何無視和違背規律的行為,最終都將受到規律的懲罰,這就是所謂的“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掌握和恪守內在規律,防止和杜絕一切違背規律的行為,才能確保我們的金融體係持久地經得起各種各樣的風險乃至危機的考驗。這是一個金融機構,乃至一個國家金融體係在充滿變化的環境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之所在。
探尋金融發展的內在規律,用規律來指導我們的全部實踐,這是我從事銀行監管工作以來經常思考的問題。我的一個基本認識是:商業銀行客觀上是存在一個風險底線的,隻是我們對這個底線認識和掌握得還不夠清晰和深刻。商業銀行的發展與創新不能逾越這個底線,突破這個底線的結局隻能導致危機的爆發。這個風險底線,不僅是銀行發展的生死線,也是銀行監管的警戒線。隻有揭示和厘清商業銀行的風險底線,才能在此基礎上構築風險防範的堅固堤壩,確保銀行體係的安全穩健運行,確保整個國家金融體係的長治久安;隻有揭示和厘清風險底線,才能科學平衡規製和創新的矛盾,使商業銀行在底線範圍內充分創新,做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在確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才能通過不斷地創新滿足社會日益多樣化的金融需求,為支持經濟發展提供更全麵的金融服務。
圍繞打造百年銀行的目標,作者朱小黃提出了一係列商業銀行需要遵循的原則和底線。這些原則和底線實質就是對商業銀行發展規律的揭示,盡管它們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係統化,但這種尊重科學的態度和執著的敬業精神無疑是最值得尊重的。
進一步看,要真正打造百年銀行,重要的不僅僅是追求利潤最大化、市值增長、股東價值增加等,還必須有超越利潤之上的堅守,也就是對規律的堅守。
朱小黃先生長期從事銀行工作,作為中國建設銀行第一任首席風險官,在推動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構建現代銀行風險管理體製等方麵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成績為業內所公認。在本書中,可以看到朱小黃先生對我國銀行業發展的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及深刻的思考和見解。盡管書中的一些觀點我們需要進一步討論,但提出的問題我們卻不能回避,在後危機時代,在推動銀行安全穩健發展的實踐中,也許最需要的就是這種直麵問題的勇氣和智慧。我以為,有這種勇氣和智慧,我們一定會由自然王國不斷邁向自由王國,建設百年銀行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畫卷中,一定會留下中國銀行業求索前行的堅實足跡。
是為序。
蔣定之(中國銀監會副主席)
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