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危機擊倒百年投行:大而不倒神話終結(1 / 2)

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風暴逐漸塵埃落定,人們對這次危機的反思也從各個維度和不同視角漸次展開。在危機爆發初期,我曾側重從技術層麵(如金融杠杆、風險管控等方麵)進行了係統研究,並對當時風靡一時的“海外抄底論”做了批駁。①隨著危機的演變和分析觀察的深入,我們對這次危機逐漸有了超越技術層麵的認識。雖然這次危機表現出許多新的特點和風險形態,但是究其深層次原因,與以往發生的危機卻有諸多共性。從很多企業層麵的個案分析更是如此,無論是從很多轟然倒塌的巨無霸式投資銀行,還是有百年曆史的著名品牌製造業,它們現在所犯的錯誤,都可以在過去失敗案例中找到“影子”,無論是雷曼兄弟、美林證券、通用汽車等等,都概莫能外。

為什麼中國的商業銀行在這次金融危機中能夠有驚無險?國內外對此有很多不同的論述,有些主流觀點認為是“落後”保護了中國銀行業。當然毋庸諱言的是,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得益”於國內主要銀行國際化程度不高的現狀,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主要得益於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20世紀末以來國有銀行脫胎換骨式的改革、嚴格的資本管理製度以及長期以來相對穩健的發展路徑。

①部分文章輯錄在拙著《臨淵結網》,經濟管理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

不管怎麼說,這次危機對於國內銀行來說更是一個難得的契機。所謂“契機”,並不是指每年國內銀行在世界500強的排名又上升了多少位、市值又增長了多少、與國際領先銀行的差距又縮短了多少(有的人甚至開始盲目自大,認為今後國外銀行要向我們學習了),而是說我們有機會透過正反兩方麵的鮮活案例,在華爾街褪去神秘光環之時,對西方現代金融體係運行進行冷靜、客觀、全麵的審視,剔除浮華的表象,從中找出內在規律,進而重新思考和定位中國銀行業未來的發展路徑及發展目標。

近年來有一個說法非常流行——“唯一不變的是變化”,不少管理者將此奉之為圭臬。麵對日新月異的市場變化,這句話的確道出了部分真理。不過,我對此理念始終持保留態度。對於金融企業,尤其是以打造百年企業為抱負的銀行來說,我認為更有價值、更值得尊重的理念應該是“堅守”——麵對變化,堅守自己固有的原則和底線,堅守自己的核心價值觀。經濟形勢和金融市場等變化是外在表象,當企業一旦放棄了自己應該堅守的東西,那麼就可能在風雲變幻的市場中隨波逐流,在光怪陸離的誘惑麵前迷失自我,乃至迅速沉淪,萬劫不複。這次金融風暴中諸多全球聞名的跨國金融企業曆經的生死沉浮,實際上也從不同側麵佐證了這一點。從這個意義上講,透過變化尋求背後“不變”的規律,也是本書的宗旨之一。

在這次金融風暴及其引發的經濟危機中,許多國際知名的“明星企業”迅速隕落,終結了“大而不倒”(Toobigtofai1)的神話。有些大企業雖然獲得政府救助逃離了破產的命運,但實際上已經不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市場化企業了。真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2008年9月5日,被稱為“黑色星期一”。雷曼兄弟公司正式申請破產,成為這次金融危機的標誌性事件。它是美國曆史上最大的金融企業破產案,更嚴重的是由此引發了市場恐慌和一係列連鎖反應,其影響不啻在金融領域投下一顆原子彈,直接導致金融危機的迅速惡化和蔓延。

曾幾何時,雷曼兄弟還被稱為“有19條命的貓”①,長期以來在華爾街屬於標杆式的卓越投資銀行,尤其在固定收益產品領域更是代表了業內最高專業水準。在158年的發展曆史中,雷曼兄弟曾經曆過多次的大風大浪,但最終都化險為夷。在2001年“9·11”恐怖襲擊中,雷曼兄弟在世貿中心的全球總部被摧毀,交易中心全部癱瘓,但是公司迅速將總部轉移到一家酒店,並在48小時內成功恢複了業務運行,受到美國各界的廣泛稱譽,一時問雷曼的CEO福爾德成為華爾街英雄式的人物。此後幾年中,雷曼兄弟的業績節節攀升,股價翻了一番多,遠遠超過其競爭對手。這樣一家曆史悠久、生命力頑強的明星企業,為何在此次金融風暴中頃刻土崩瓦解了呢?

①通常說法是貓有9條命,說明其生命力之強。

物必白腐而後蟲生

固然,外部市場劇烈波動、美國政府拒絕施予援手等成為導致雷曼兄弟破產的直接原因,但這往往是管理層為失敗尋找的遁詞。唯物辯證法認為,外因是通過內因起作用的。招致失敗的原因更多還是出在自身,即所謂“物必自腐而後蟲生”。概言之,失敗主要產生於以下幾個方麵:

1.杠杆率過高。高杠杆意味著以較少的資本去做更多業務、承擔更大的風險敞口。這固然可以大大提高盈利水平,但是一旦市場變化與預期不吻合乃至相反,那麼高杠杆也意味著高損失。雷曼兄弟購入巨額住房抵押債券和高風險資產,大量介入CD0、CDS等業務,杠杆率超過30倍。在2002~2007年間,充裕的流動性推動了美國房地產市場節節攀升,由此雷曼兄弟獲得巨額收益,遠遠超越同行。但是,在2007年次貸問題已經開始顯露的情況下,這樣的高杠杆經營策略已經非常危險了,而雷曼兄弟並沒有及時收手,甚至在2008年年初還出於“抄底”目的增持了數十億的A1t-A債券。